1.《如何写影评》:写影评的五个目的及其写作角度

2.《如何写影评》:教你三步写出精彩影评

3.如何成为影评人?

影评属于哪个领域类别_影评包含什么

我觉得这个首先要有思想和文,要对**有很深的见地,不能乱评乱说。这样的大学和其他大学没什么区别,学费也是一样的,有这个专业的大学很多,你可以了解这个专业在学校的地位如何,然后选择大学。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的形象,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的意象美》从**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的结构艺术》。

3. **修辞评论。**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 **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的节奏艺术》

5. **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高高挂>中的音响》

7. **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 **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 **表演评论。《眼之魅》

10.**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PS:

有很多人认为看**就看**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 。

关于什么是影评 就是个人对**的评论吧 看完**后所发表的看法和评价 。。。

《如何写影评》:写影评的五个目的及其写作角度

写好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专评,如评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现象。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如西部**、贺岁片、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二)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1、捕捉住感受点。一部**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3、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63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 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4、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 "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5、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红高梁>》《农村改革的多棱镜——电视剧〈一村之长观感〉》。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附:影评的批评——孙克冲法国理论家托多洛夫曾写过一本书《批评的批评》,收集了他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文章,提出文学批评应该是门系统的科学,也就是说这是本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学著作。我在这里借用这种方式,把本文命名为影评的批评。顾名思义,这不是一篇针对**的批评,而是针对**评论的评论,是一次再评论。这里**如何并不成为主要问题了,而是关于**如何评论的评论。同文学评论一样,影评也是批评学的一部分。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今天批评学有它自己的方法,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必然是理性的、知识的、系统的。影评的作用是什么,影评是写给谁看的。一般我们认为是写给普通观众看的,影评具有给观众提供一定的信息功能。如同托多洛夫在《批评的批评》中所言“文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为此就不应该象作诗那样去写批评文章”一样,影评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除此之外,影评对观众还有借鉴功能,主要是为没有看过某部影片的人提供批评以及解读的信息,告诉观众某部影片是否值得一看,或者影片的得失在何处以及如何去观看的方法。可能因为各位影评人的观点不同,而引起不同的评论文章,这样会很丰富的为观众提供关于该片的信息,让观众去挑选。对于看过的观众,通过专业的影评可以让他们了解该片的语境(制作背景、人员情况、时代环境等),还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影评让观众更好的理解某部或某些影片。影评对**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导演和演员会受到专业影评的影响,从而改变着自己创作。因为影评人的个人爱好和偏向,影评的方法和方向也常常不同。有才华的影评人总是很准确的把握住影片的核心问题,从而提出批评。批评不是否定,也包括肯定,当然一般情况下是肯定某些也否定某些。通常来说,影评是要客观性的评论,为了把握住或接近客观,语境的考察是非常需要的。评论史上曾有过“新批评”学派,这派评论人提倡用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其他门类的学科介入到批评学中来。“新批评”学派是有影响力的,它让原来的批评脱离了文学自身内容的局限。影评也是如此。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大陆的影评要么是那种报道式的,要么是舆论导向式的,很大程度上对观众并没有起到真正影评的作用。报道式的影评主要是对现时放映的影片进行新闻式的报道,如票房如何、导演是谁、主要演员是谁、他们的私人情感什么的、有什么花絮以及再加上些读后感。这类文章目前主要充斥在大量的传统媒体上。舆论导向的文章现在少了,但它的影响非常巨大,如现在还常在许多文章中看到“活跃了市场”“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之类的话语词汇。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还出来一种新风格的“影评”。该类文章大量贩卖个人情感,文章要先谈最近自己心情如何如何,然后怎么样去看了一部**、接着大夸或大贬一通该片,文风华丽、辞藻迷乱,总之是要把人看昏过去,最后还要再抒发一下自己感情(或寂寞、或无聊、或愤青、或性幻想)一番。一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文章中很难看到那部**的真实情况,如果还有人把故事叙述一下,那就值得庆幸了。这种散文很难称的上是影评,充其量只是些个人无聊的文字。如果这篇文章只是一时表达了自己的情绪,还无所谓,大家无非是把它当作散文来看。但文章多了就让人受不了了。其中有些文章就很过分,看后能够让人喷饭,上帝笑掉大牙,自我陶醉的感觉实在过于厉害,飘飘然不知所以然。本来影评是让人清醒的,是给人知识的,是理性的分析,这些“影评”却走向了它的对面。还好,大家都没有把这类文字当真,不过出现多了就让人忍受不了,只好见到它的作者就跑。实际上,国内真正的影评还少的可怜。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国外的那些影评,确实给我们有醍醐的感觉。同样一部**,他们就怎么看出了那些;同样一篇影评,他们怎么就写的那么深刻。一部真正好的影片是不需要吹捧的,自有影评人来说它好。一部影片如何,不是由几篇影评报道来决定的,观众看后自会知道。所以,一篇影评就和一部**一样,是有它的对象的。如果网络上有人要看那类文章,就给他们看好了,但不要自称影评。这样说可能有些严格。其实影评的写法是非常之多的,风格也很多。好的影评人的影评就如他本人一样是那样容易分辨。无论怎样,影评都是一门科学,是理性之物,不是肉体情感的泛滥。加拿大批评家弗赖在《顽强的结构》一书谈到:“堪称知识的知识是导向智慧的,因为没有智慧的知识就是没有生命的肉体“。较为温和的说法是一些影评文章并不是理性创作的文章。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当前批评的品格问题。一方面是被批评者的,没有成熟对待批评的心态,对于肯定就很欢喜,对于否定就很愤怒。这是一种很幼稚的心态,常常视批评者为敌人。严重的说是病态,它大大限制了批评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是批评者的,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观陈述,往往要么捧要么骂,很多是出于人际的原因。这种为了点点个人私欲,扰乱批评,混扰视听的做法极端恶劣。影评人的品格问题目前在中国大陆较为严重,深深影响了中国大陆的影评创作,也影响了**的创作。虽然我尽量不用道德来谈论这一问题,这可能涉及不同的价值观之争。但中国大陆评论界的道德观念已经严重丧失,缺乏客观真实的评论,充斥着过于迎合、不负责任、人际关系的评论,撰此文以共勉。

《如何写影评》:教你三步写出精彩影评

在头条上,青云影评既已成格式,而只要**没被写完,影评肯定是还会持续产出的。这本指导写影评的书,也定会有其价值。听闻有些专栏作者将此书的内容写成专栏了,倒的确利用得很好了。

专业的影评是稀缺的,可是如果单纯为了专业而专业,更是没有意义了。我认为真正的好影评,也是要包含着对**真正的欣赏的,如果只是为了写青云影评,而逼着自己看那些永远不会再看第二次的**,或者只是快进得看,只为了截几张图,这样的操作,还是不可取的。

在第一章第二小节里,作者为我们阐述了写影评的目的:

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在很多地方,都会透露着写影评的一些方法,而这些方法,是构成一篇专业影评的基础。 作者几乎是将方法融入到了每一个环节之中,而这也进一步地印证了,**是有如此多可写之处。

**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来说,的确是足够丰富多彩了,有很多我们可以发掘的原材料。

在这五点“写影评的目的”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些写影评的方法。

下面说一说我对书中这五点的感悟:

一、影评是对观影感受的进一步深化

当我们看完**之后,除了初相遇的第一印象,或惊艳、或失望,这里有一个心理预期在里面。(**的制作成本以及宣传会影响我们的心理预期,这点之后会讲到)。而为什么**会使我们产生这种感觉,这一个原因,便是我们影评中会探讨到的。

所以在影评中,我们绝不仅仅是写拍摄制作技术技巧,而应该融入自己对整个**的情感 。或是对人物,或是对背后的导演编剧,我们总是有一个情感在里面的。而这种情感,也会对我们认识世界,起到一个影响。

二、为喜欢或不喜欢**寻找一个理由

**的类型多种多样。据头条的青云写作者来说,影评比较偏爱的是剧情类**。最近微头条一位条友说,《那人那山那狗》已经成了青云的常客了,这种现象非常不好。

而且似乎越小众的**,越容易得青云。当然,这可能是由于“稀缺性”所导致的,但是当这种追求成了时尚,其实已经是有点反常了。因为这些**可能不仅大众不爱看,影评更是没人会看了。

我们不应当为自己不喜欢看的**,而寻找一个技术上的片面的理由,去掩盖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也是对**的不尊重。

三、解释或介绍**相关知识,做一个**科普

这是影评的写法之一,介绍**的相关知识。这个话题不可谓不大,因为**知识,实在是太多了。

每一部**,几乎都可以从非常多的方面来写:比如说导演生平,编剧,后期制作手法,特效,拍摄角度,意境构图,人物角色,演员,画面………… 这些角度在本书都都有提及。

特效**的拍摄技法

这些作为一个**的科普来说,读来还是非常有趣味的。当然,科普的一个写法,必须是把专业的知识,以自己非专业的语言说出来,如果能够再加一些幽默或是才华作为调料,便更高级了。

四、将两部或多部**进行比较

在文学研究当中,有一门“比较文学”,古今比较、中外比较,转到**里面,或许也可以称为“比较**”了。

在比较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异同,可以从中析出异同的原因。而这种比较,又可以是全方位的比较。在以上的写影评的各个角度之中,都可以找两部或多部**来进行比较。

比较的方式,几乎是一种排列组合的。从比较之中,我们能发掘到**更为深刻的内涵。

五、**的文化性阐述以及多领域解读

**内容无所不包的特性,决定了影评是可以与各个领域相结合的。有条友说,为了青云大家都来写影评了,而其实每种领域,都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比如说美食,健康,科技,育儿,心理,情感……当你回想起自己看过的**,难道它们其中会没有涉及到这些元素吗?

**中的科技

所以,影评本就不是领域的专属,各个领域来“分一杯羹”,也不奇怪了。

如同泛文化领域一样,在**之中,文化的身影也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艺术,诗词,古典名著等等,在**之中,都可以有所体现。

**的文体,也体现在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制作方式,拍摄地点甚至都是可以写成专业影评的;内容上更不用说了,各个国家,甚至国家内的地域,都是可以从文化角度解说的点。而要发掘其中更为深刻的内涵,则非常考验写作者的功力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小节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如何成为影评人?

曾经有一部**,看过的人只有200多个,豆瓣评分却高达8.9,还有近2500人表示“想看”。大陆制作,全英文班底,有人评论导演是小众导演中的精英,后现代的表现手法纯熟,表现意识流的镜头极具个人风格。

这在2011年的评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部**就是《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讲的是卡夫卡想要放纵,却被加缪百般阻挠的故事。

为什么该**会引起轩然大波呢?因为——它根本不存在 !

表示看过也就罢了,写下了影评是怎么回事?

写影评这件事,是写出自己对一部**的理解,或者是向未看过的人介绍影片,但绝不是信口胡诌,装腔卖弄。

这种复杂与精细的理解,就是写一篇影评的开始。

蒂莫西·科里根(T.J.Corrigan)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文系教授、**学系主任。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现代美国**和国际**,同时在**教育领域卓有建树,曾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教授**课程且著作颇丰。

蒂莫西·科里根根据自己多年来对**的理解与工作经验,将如何写出精彩影评的方法都汇总在他的《如何写影评》一书中,在这本书里,他教我们用三个步骤写影评,即想、看、写。

我们为什么要看**?可能今天和闺蜜约了下午茶,时间还早,去**院打发时间。望着一排排的**名字就定了最中意的那一个,或者不确定,再看看是什么类型的影片。

或者,在广告上看到过某部**的介绍?比如我最近看的《云南虫谷》这部**,就是被它的片名吸引。因为我看过《鬼吹灯》这部,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是根据《鬼吹灯》改编的。本来就特别喜欢这部,因此一看预告,就迫不及待的去看了**。

但是这些只是单纯的 性的看,一旦你决定要写影评,首先你要做的,是在看之前——先想。

想什么呢?蒂莫西给出了三个方面作为参考:

1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包含了文学、造型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甚至建筑。问问自己,什么是自己最感兴趣和最了解的艺术形式,我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文学和绘画知识来分析吗?

比如 时尚 博主会分析剧里的穿搭,家居品牌会分析剧里的空间配色和软装。

2 **工业依赖于技术进步,如果你对**技术感兴趣,问问自己,这种技术是如何在**里被展现出来的。

比如2009年上映的第一部数码3D**《阿凡达》,很多人都是冲着3D去看的,如果能从3D技术在**里发挥的作用这个角度分析的话,你就能找到一篇好影评的题材。

3 **的发行是一种商业行为,对**的经济和商业因素保持敏感,可以使人对银幕上的影像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比如2008年上映的小成本**《我不是药神》,网络资料显示投资成本大约在六千万,只能是一个中小制作水准的**,却收获了高达31亿的票房,这使得小成本**成为了全民热议。

因此,在看**之前,不妨先从这三方面入手,问问自己以上这些问题,然后坐下来看**,这些脑子里预备着的问题,将会使你的影评分析更加犀利。

作者蒂莫西建议:“要想写出一篇好的**评论,一定要重复看**。第一次看的时候,你只记下**中即刻能打动你的地方。第二次看的时候,应该开始详细而认真的做笔记。”

一旦你预设了问题,你在看**的时候不应该像以前一样单纯的看,而是要带着问题去看。这些预设问题会随着你看的进程而越来越具体。然后,选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是写成一篇饱含力量和洞察力的评论的第一步。

比如我看《云南虫谷》这部**,因为之前看书的时候就对中的sherly杨非常感兴趣,在我心里就是一个武功高强、智慧冷艳的混血美女,所以在看**的时候,我就格外关注sherly杨的扮演者。看了**后,我觉得是我想象中的sherly杨,还会好奇,这个演员叫什么名字,之前演过什么**,在这部**中有没有充分发挥出她的演技,单单就这一个人物的描写,就能构成一篇影评。

或者换一个角度:因为看过这部,将**和相比,它有没有做改动,有没有演绎出描写的情节,出现的怪物是否还原了中的样子,这也可以构成一篇影评。

因此,在看**的过程中,带着这些疑问,随时在手边记下笔记,找出可以证明你想法的镜头或者和你想法不一致的片段,都能使你在看**到时候更加细致,写出来的影评内容,也会更加深刻。

初步的笔记和描绘是构成一篇好论文的基础。但是,作者蒂莫西建议“必须在刚看完**后,立刻就将刚才做的速记充实为更加精确细致的描绘。”

不论在第一次看时你是否有所准备,当你开始回顾和补充笔记的时候,文章的论据和主题就会自动浮现。

**看完了,可能留在你脑海别深刻只有一两个镜头,但是当你写影评的时候,看看笔记,脑海里又立马浮现出**开头那段打动你的话,和大结局相互呼应;高潮时响起的那段音乐,暗示着男女主最后的结局……将这些想法赶紧补充到方才的笔记里,都能成为你文章的主题或论据。

没有这些笔记的时候,你在文章中谈论的可能有些片面。但在你看笔记的时候,重新回到这部**和其中的主要段落,你的一些想法就会自动成型,只要你能用**中的具体描写来支持你的观点,你的论点就会变得很有说服力了。

正如书中所言:“ 养成质疑影像并就其做笔记的习惯,会使你培养出一种将问题导向特定主题的能力。”

因此,想要写出精彩的影评,一定离不开想、写、看这三个步骤。看**之前先预设几个问题,带着问题看**,并随时做好笔记,最后,将笔记充实为更加细致的描绘,整理成影评。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三个步骤是一种初阶指南,对已有写影评经历的人甚至**研究者来说,这三个步骤,都能让你写的影评更加精彩与出色。

或许有人会说,看**何必非要写什么影评,当作 就好。我的理解是,与其花几个小时粗略的看完一部**,只留下“好看或者不好看”这种印象,不如将**认认真真的看一遍,体会它真正的绝妙之处。

是的,对我们看过的影片做一次理性的分析,并不会损害我们享受到的乐趣,还会让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享受观影的愉悦。

如何享受这种观影的愉悦,就从看《如何写影评》这本书开始吧。

作者简介:吴小鲤儿,爱画画,会手帐的80后宝妈,一周一本书的深度阅读者。看几本书,写几行字,品几味人生。

影像与文字。我一直好奇于如何通过一篇漂亮的影评在这二者之间从容的游走。一帧帧**画面中所隐藏的丰富细节是否能在一行行流畅简洁的文字中重新浮现,并获得另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一篇影评如何才能充满说服力而不失生动?我企图在图书馆里寻找答案。

《光影记忆》,222页,三联出版。典型小资读物的封面设计,恍惚而明媚。在图书馆的书架上被放在法国大才子科克托《关于**》的旁边。翻了下,1.5倍的行间距,穿插在其间的黑白照片风格连贯、版式讲究。语言叙述介于学院派与杂志派之间,其中的段落彷佛可以让你想见作者握着鼠标在初稿的字里行间修改措辞的样子,表情严肃,心境自如……最后,瞥到的几个熟悉的**名字使我终于决定把它从图书馆领回来。

作者对他认为值得在**史上留名的每23位导演充满感情的娓娓道来。法斯宾德、文德斯、贝尔托卢奇、阿尔莫多瓦、黑泽明、侯孝贤……在每个人的名下花上三五页勾勒生平、白描肖像,两三页分析作品、回顾历史,再配上三四张精选照片:深邃的眼眸或潇洒的转身。很漂亮——如同一间间面积不大但布置得相当从容的专卖店。

北京**学院**研究所研究员的专业背景使作者能够拂去那些主题隐晦、影像破碎的艺术**上的层层尘埃,向我们展示流动在表皮下一条条柔软的淡青色血管。情节、人物、主题、结构,他逻辑清晰得俨然在解一道难度高超的数学题,不时令从小数学成绩就糟糕得一塌糊涂的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天啊,原来那部**想表达这个意思呀!那些在我看来形式散漫的影像叙述其中竟都蕴藏着颇有深意的严谨结构,那些我看不下去的无味情节与怪异影像背后全都是导演费尽心机的经营设计。——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可以算是文化研究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对象,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将影评变为一种学问。

就像任何一门学问一样,**分析是有套路的。

就像搞文学的人谈论的目的是在谈论的作者一样,**圈的人谈论**的中心在于导演。演员的表现对于一部**的票房成败相当重要,但在艺术层面,演员在一定意义上只是导演的棋子。一盘棋如何布局设阵当然是导演说了算,任何一部**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拍什么和怎么拍——都是要导演通过作品回答的。因此对导演,而不是对演员,是否如数家珍是判断一个人对**的了解程度的初级指标。了解这个导演所处的时代背景,求学历程,从业道路,影像风格,偏爱的主题,甚至朋友圈和性取向都是评论他的作品的重要资本。——你知道阿尔莫多瓦为什么擅长创作同性恋题材的影片吗?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同性恋者。《光影记忆》在关于阿尔莫多瓦的章节里讨论的主题就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与性取向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作者的答案非常肯定:当然有。

在“导演”这个元问题之后,我们进入下一个层次:刚刚提到的对于“拍什么”和“怎么拍”的探讨。

对于主题的界定,专业的影评认从不就事论事——那是入门者的表现。你以为《美国往事》讲述的是三个主人公之间交错的感情经历吗?影评人会告诉你: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其实导演在表现的是双重的悲剧主题:友情的悲剧和爱情的悲剧,其中充满了对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思考的张力。影评认对于**主题的分析除了来自影片本身外,还有赖于他对这位**导演和**史的熟悉。专业人士要做的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把**当作一种知识,留心表现它的深度和广度。

“怎么拍”,是**的结构和拍摄手法的问题。对它做出独到准确的分析,不仅在于积累看片的数量,而且要学习看片的技巧。有系统的看一些主题相同的片子,揣摩因其表现手法不同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多做几组这样的强化练习,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很快便能和专业人士对侃如流。

一篇扎实的影评除了这些考验功底的宏观思考外,对所评述影片中某个镜头或某个片段的仔细梳理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这个工作一举数得:评论一下演员的表现,八卦一下影片的漏洞,既能体现评者对作品的熟悉,又能激起读者对影片的兴趣——真的有人是因为对**中一个场景感兴趣而去观看整部**然后大失所望的,比如我。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成为一名貌似专业的**评论人所必做的几样功课:

1、阅读一本比较厚的**史。关键词:导演、风格、流派。

2、分析几组主题相关的影片。关键词:结构、手法、技巧。

3、以不同的心理和视角,多看几遍所要评论的影片。关键词:耐心、热情、理性。

这样一来,**就成为了你的专业,而不再仅仅是兴趣。它的危险在于,这样做也许会令你对**失去兴趣。当你对仅有百年的**史可以倒背如流,对**仅有的若干个主题了如指掌,当如梦般的幻觉不再光顾你观影经历,当**里的动人对白不再能骗走你的眼泪……你便在“征服”了**的同时,再一次迷失了自我。

重复一句科克托的话:不要伸手拦车,你会在赢得了时间的同时,失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