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虎新上映**《八佰》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2.口碑极度两极分化!和《八佰》相比**《金刚川》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3.**《八佰》争议颇大,为什么说它依然是个值得看的**?

4.**《八佰》为什么会直接在网络上爆红?

5.《八佰》制片环节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八佰拍摄角度分析_八佰拍摄手法和镜头的影评

我们来一起看看《八佰》的那些细节。

1.八佰的佰字

《八佰》原名为《八百启示录》,也曾叫过《战争启示录之八百壮士》。原意可能是致敬大导演科波拉执导的反战经典《现代启示录》。

后来改为《八佰》,这个“佰”字其实意味深长,有三个意思:一是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佰;二是古代特指军队中百人之长;三才是常用“百”字的大写。所以用在这里,讲的是人的故事,是赞许这“八百”名士兵都是百人之长的勇士。

2.电审故字2019年800号

《八佰》的龙标其实也很有意思,恰好是2019年800号,不知道究竟是巧合还是广电总局给这部**定制了一个龙标。

3.片头字幕“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的片头字幕,有一句话:“待我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散文诗《墓碣文》。

文章很短,区区数百字,借由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和灰暗,以及无法摆脱这种心境的焦灼与痛楚。

“待我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放在影片里是在说,为追求正义牺牲,哪怕化为尘土,也会面带微笑。

而革命精神将以尘土的形式继续传播下去,影响更多人,就如影片中人物爱国意识的觉醒过程一样。

4.青帮弟子送电线

**中,有一群年轻人不畏生死跑过桥去给四行仓库的守军送电话线,最后还是靠阿飞刀子才得以成功。

这帮人很可能就是上海青帮,而且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位端坐着几乎没有露过正脸的很可能是青帮大佬——杜月笙。

上海青帮一直都是国民党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历史上的杜月笙也确实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出过力,有一种说法称,他曾在一天之内将20万光饼秘密送进了四行仓库。

5. 上海公共租界

因为四行仓库的位置极为特殊,日军占据了仓库的西、北两面,东、南两面则是当时的英美公共租界。当时还没有对英美宣战的日本,因为担心殃及租界,在进攻时并没有使用火力过猛的重武器。

上海租界由来已久,战争失败之后,清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了上海作为通商口岸,随后便划分了上海租界区。

上海的租界区主要有两块,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在四行仓库边上的正是英美公共租界,所以**中也多次出现英国国旗。

6.租界煤气罐

**中不仅提到了四行仓库的特殊位置,更是着重提到因为煤气罐的存在,导致日军不敢使用重炮攻击。这两个煤气罐在历史上也确有其物,而历史悠久。

早在1865年,上海成立了“大英自来火房”,后改名“上海英商煤气公司”,这让上海成为个使用煤气的城市。当时的煤气主要用于煤气灯上作为照明之用,后来电灯流行之后,才逐渐转为烹煮取暖之用。

这两个煤气罐的存在,为四行仓库的守军提供了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在淞沪会战期间,可能是为了彰显民心士气,在老照片中很少出现煤气罐。但因为煤气在当时是文明的象征,这两个煤气罐曾被画入了风景明信片之中。

7.苏州河岸的广告牌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被民众围观的战斗。苏州河两岸,仅一河之隔,不过五十来米,一面是炮火连天的残酷战场,是地狱,一面却是灯红酒绿的英法租界,是天堂。

两岸对比,更显残酷。所以**中也特意安排了很多两岸的人互相对望的镜头。而从守军这边望着对面,更是能够看到无数广告牌,足见剧组在布景上的用心之处。

隐约可见的有:SIEMENS,西门子电器;Camel,著名的骆驼牌香烟等等,还有许多虚构出来的酒吧、餐厅广告牌。

8.**彩蛋

最特别的是,霓虹灯之中还隐藏了两部**。

一部是“42ND STREET”,中文译名《第42街》,1933年上映的一部美国歌舞片,这还挺符合当时上海租界区的观影口味的。

另一部是大名鼎鼎的“SPELLBOUND”,希区柯克指导的《爱德华大夫》。这是一部1945年**,应该是导演或者美术指导比较偏爱,加进去的彩蛋吧。

9.可口可乐广告牌

说起片中的广告,最显眼的当然是四行仓库西墙上那幅巨型的可口可乐广告,上面写着“请饮,可口可乐,屈臣氏汽水”。

这面墙也正是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片中的攻城器械、钢板阵炸墙、迫击炮重炮攻击的,陈树生绑着跳下楼与日军同归于尽的都是这面墙。现实中的这面墙也是四行仓库展览馆的重中之重,整面墙被完整保留,甚至保留下了弹孔和炮孔。

虽然这看起来这像是**的浪漫化虚构,但其实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可口可乐早在1927年就进入中国,并在上海设厂生产,由屈臣氏矿泉水公司负责装瓶。到了1933年,上海厂已经是可口可乐在美国之外的最大装瓶厂。

在淞沪会战的老照片中,确实也能看到日军在可口可乐广告牌下设立的阵地。

10.片尾曲《苏州河》

片尾曲苏州河改编自《伦敦德里小调》(Londonderry Air),由歌手那英和意大利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

《伦敦德里小调》是一首有着悠久历史的爱尔兰民谣,作于1600年间,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的旋律舒展优美、纯朴轻柔。

其最知名的一个填词版本名为《Danny Boy》(《丹尼男孩》),同样也是一首关于战争、父子诀别的歌曲,和**中的《苏州河》有着“同曲同工”之妙。

11.中日军服和各式武器

《八佰》作为一部战争片,在武器、装备上当然也做得非常细致。

其中日军穿的昭和五式陆军制服。该套军服从30年一直沿用到38年,其标志性的特点就是立领设计,而且军衔章是在肩部的两侧。

当时进攻四行仓库的是日军上海派遣军第三师团,是日本帝国陆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穿着本套军服是比较合理的。

而中国守军方面的军服也同样合理。八十八师作为中央军三个教导师之一,是知名的德械师,全副武装都是德国装备,其军服也是浅绿色的德械师军服。

**中还出现了捷克式轻机枪、苏罗通20mm机关炮等等,都非常符合当时的历史细节。其中守军还使用过一台百式火焰喷射器,这其实是属于日军的装备,当时的国军并不具备,可以理解为是缴获的战利品。

12.老鼠和白马

**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老鼠,最后一幕是白马,老鼠和白马也在片子中间反复出现。对于《八佰》这部“时间就是金钱”、恨不得再压缩一点时长的**来说,花费这么多笔墨来展现这两种动物显然是有深意的。

理解起来也很简单。老鼠,本能就是求生,是躲藏。一开始仓库守军们沿路收拢上来的“杂牌军”里,有许多人只想活着不想打仗,这显然对应的是他们。

他们有的是只会种田的农民,有的是只会打算盘的文职,甚至有的还是十来岁的孩子。战斗一打响,他们能想到的只有躲藏或逃跑。

至于白马,它是希望,是未来。纯白的马从始至终都围绕着小七月和小湖北,代表的应该就是“希望是少年拥有的,未来是属于少年的”。

13.长坂坡赵子龙,黄忠定军山,走麦城

**中不止一次出现过《三国演义》的元素。

上官志标说淞沪会战国军溃败犹如“一路走麦城”,正是关云长败走麦城的典故。

而对面戏班子唱的戏是“长坂坡赵子龙,再杀他个七进七出”,李晨饰演的角色山东兵随身带着一套赵云的皮影戏,因为他觉得:“关老爷讲的是兄弟情谊,可赵子龙不一样,他护着国呢。”

在端午死后,山东兵拿起了皮影演起了赵子龙,唱到最后一句时掉下眼泪,唱词是“汉室中兴待后生”,与山东兵平时叫端午“小孩儿”遥相呼应。而小湖北想象中的赵子龙也在端午牺牲之后,变成了端午的样子。

赵云这个角色恰好对应着四行仓库的孤军,“独身一人”,面对着千军万马,七进七出,毫无惧色。

最后姜武的角色老铁上楼顶耍大刀唱的戏文也正是“黄忠定军山”的桥段。这段戏讲的是老将黄忠力斩夏侯渊的故事,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写照,也是四行守军穷途末路之际,依旧有壮志报国之心。

14.湖北保安团

全片开始时有一句台词:“我们是湖北保安团的脸面”,而且还操着一口湖北方言,画面中是一支军队戴着蓑衣笠帽,在浦东的芦苇荡中急行军。显而易见,这支军队是来自湖北的保安团。

淞沪会战期间,国军损失了大量原经过德式训练的士兵,基本上20天左右就要补一次兵。守卫四行仓库前夕,八十八师刚好进行了第五次补充,来源是湖北保安团,尤其是来自通城保安大队的士兵。所以,历史上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绝大多数也都是湖北子弟兵。

15.童子军送旗杨惠敏

**中,有一位女童子军向四行仓库守军送旗。这位女学生名为杨惠敏,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是,她将一面12尺长的中华民国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军服底下,冒着战火危险游过苏州河。**中用的就是这一种说法。

杨惠敏给守军送旗的,大大振奋了守军士气与隔岸观战的民众,并获得当时驻扎在租界内的世界各国媒体之赞扬。

16.日军凌迟处死俘虏

**中有一个镜头,日军为了逼迫四行仓库内的守军尽快投降,公开凌迟处死了一批俘虏,其中就包括黄志忠饰演的老葫芦。这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过的。

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班长蒋敬带领战士九人负责在蒙古路旱桥一带警戒,惜因未能及时撤出,全数被俘。随后,他们被押至苏州河畔,被日军以一刀刀刺死。

17. 谢晋元团长的家书

**中,小湖北担任谢晋元的勤务兵之后,在会客室中见到一封信,信封上写着一个名字“张萍舟”。这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这封信是谢晋元写给连襟兄弟张萍舟的家信。

信中写道:“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足以可见谢晋元的镇定自若和报国意志。

因为谢晋元率领孤军死守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上海市将四行仓库旁的满洲路改名晋元路,更将与孤军营一墙之隔的胶州公园更名为晋元公园,建立晋元中学作为纪念。

18. 鹰犬将军宋希濂

王千源饰演的角色羊拐,虽然也在逃兵组中,但战斗起来俨然是个训练有素的老兵。**中的他唯一挂念的就是自己的老母亲,受伤时解开衣服掉下很多钱,可见他一直都在攒钱想寄给母亲。

**的后段,他才自报家门是三十三师的,原三十六师。朱胜忠说了句“宋长官的兵没有怂的”,这位宋长官指的是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

宋希濂黄埔军校一期生,骁勇善战,在淞沪战役、武汉会战以及阻止侵缅日军侧击滇西等战役中,均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曾获“青天白日勋章”,美国赠予“棕叶自由勋章”,被誉为“黄埔之光,”有“鹰犬将军”之称。

19.亚洲首部全程用IMAX摄影机的影片

《八佰》的幕后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等比复刻的四行仓库、苏州河夜景,在布景方面就耗费不少心力。

其中最厉害的还是亚洲首部全程用IMAX摄影机的影片,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有《复仇者联盟3》《复仇者联盟4》两部先例。

IMAX摄影机以广阔的动态范围和极为细腻的镜头捕捉见长,对于战争场面的临场感展现、上海十里洋场的表现都发挥了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 孤军的悲惨结局

**的最后,四行仓库守军退入租界,仅留下了一支敢死队吸引日力。**并没有细致描述敢死队的结局,但是他们的悲壮下场似乎是都可以猜到的。这个时候,不再需要大场面,留白反而能让人悲痛不已。

在真实历史上,退入租界的孤军同样悲惨。一进入租界,他们就立刻被缴械,关进收容所。三百五十八人被禁于胶州路空地,被称为“孤军营”。团长谢晋元更是被叛变的士兵刺杀致死。随后,日军入侵租界,孤军成为战俘,被分送各地集中营,甚至被运往赤道以南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劳工。

正如《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中所唱的:我的团长倒在租界的操场旁/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他和他的提琴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战士们埋骨他乡,而《八佰》把他们的精神带了回来。

管虎新上映**《八佰》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八佰》如今票房持续飘红,更让张译一跃成为?百亿票房演员?。

作为在**院复工后第一部上映的全新的**,《八佰》的火热现象,是**的成功,也是观众的需求。

导演管虎说他就想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讲这样一个故事,这个视角最直观的效果,就是相当催泪。

**重点呈现了端午、羊拐、老铁、老算盘、谢晋元等人物的转变,但**中的那匹?白马?,戏份也不少。

甚至,那匹白马才表达了导演真正的情怀。

**中这匹白马的出现,有3个视角,有虚实的处理,每一种手法,都承载了不同的东西。

老算盘的视角

**中的白马,第一次出现,是大家都进入四行仓库后。

老算盘到处走走,第一个发现仓库里关着一匹白马。他打开铁门,白马跑出来。

在黑暗的仓库里,白马白得通体发亮,仿佛眼前突然出现一道光。

老算盘的眼里,也开始发光。

老算盘从进入这个仓库,就一直在盘算如何逃出去。

别人进去后,基本都是找个地方休息,他是四处走走,意外柜子后面有个入口,又意外发现了白马。

当时的企图很明显,也许白马的出现,正是他想过的逃跑方法之一。

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打消了,因为他根本就驾驭不了。

白马被惊到后,在仓库里到处跑,是小七月让它停下里的。

同时,小湖北也见到了。而这匹马在**中的出现,多伴随着小湖北的视角。

小湖北的视角

从小湖北的视角看,白马有三个重要的场景。

第一个,是白马跑出去一段时间。小湖北在窗口看到了白马在外边,原本,他以为白马跑出去已经有生命危险了。

他很高兴,叫了小七月过来看。

没想到,小七月这么看了一下,就被对面的狙击手击毙了。

小七月曾跟小湖北说,如果他走了,小湖北就代替他。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代替小七月在这个队伍里的职位;第二层,是代替他照顾那匹马。

只是没想到,这一刻来的这么突然,而且是因为小湖北叫他去看白马。

就那么几秒钟的时间,就改变了小湖北的命运。他开始被逼着成长。

第二个场景,是在他哥哥端午牺牲后,他想象中的场景。

这个白马站在山坡上,对着下面的千军万马的场景,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他的现象中。

只不过,那时候是白马独自面对。

端午牺牲后,他想象的这个场景再次出现,而坐在白马上的,就是他的哥哥端午。

当时,仓库对面的戏行里,正在唱长坂坡。

在小湖北的心里,端午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哥哥,而是已经成为了像赵子龙一样的英雄。

在天台,他毫不畏惧,没有掩护,把敌方的飞机打跑了。

正在高兴时,才发现自己也中弹了,无法救治。

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以一人之勇对抗。

在小湖北的心里,端午的行为和他想象中的英雄一样。那匹高高在上的马,在他心里,端午配得上。

第三个场景,是谢晋元和对方会面,真实的场景。

双方僵持了几天,对方熬不住了,私下来和谢晋元见面。

日本军官骑着高高的黑马,谢晋元临出去之前,小湖北拦住了他,要他也骑着马出去。

不管双方打的怎么样,首先,气势上不能输。

于是,谢晋元骑着白马,对方骑着黑马。

抛开双方立场,两人对于彼此的个人才能,也许还有点互相欣赏。

但彼此的立场,双方是对立的,这就是事实。

有些影评认为,这里用白马黑马的意象,表明双方黑白对立,是一败笔,太过简单粗暴。

但笔者认为,单单在这个故事中,这种?对立?是合情合理的。

**是从普通人的视角去拍,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这些普通士兵来说,这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他们都是当事人,让他们以局外人的客观态度来看待,反而不合理。

河对岸人的视角

**里,一条苏州河将租界和四行仓库隔成两个世界。

四行仓库这边是生死拼搏,河对岸却一副歌舞升平的繁华样子。

正如导演管虎所说,这样的一种设置,很像现在的网络直播。

因为特殊的环境,那时的人们,可以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观看这场战争。

一开始,租界那边的人看似事不关己。大家躲在自己的屋子里,过好自己的生活。

但真的不关心河对岸的事吗?显然也不是。

当白马第一次从仓库里跑出来,租界的人看着就开始欢呼。

这仿佛是一个讯号,告诉他们,仓库里的一切都还好。

紧接着,镜头里的白马跑着跑着,背景逐渐虚化,白马成了主角,仿佛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那是河对岸人的美好向往,也是喧嚣的战争中,难得的安宁。

导演通过不同的视角,虚虚实实的手法,用一匹白马贯穿整个**。

一方面,起到调整**节奏的作用。战争是惨烈的、喧嚣的、残酷的,但白马每一次出现,都是安静的。一动一静,让观看的人,激烈的情绪也能得到缓解。

另一方面,白马出现的画面,都特别美好。它是和平生活的化身,每一个美好的画面,支撑人们坚持到最后的强大力量。

梁静在七夕那天写给管虎的长文中提到,《八佰》里的白马,是管虎对圣洁人性的渴望、对自由人心的向往。

再一次呼应:**从普通人的视角切入!

崇高的信仰,对普通人来说,也许很遥远。但和平美好的生活,对大部分人来说,有更直观的感受。

《八佰》有很大的战争场面,但最后,说的都是普通人、小人物的心之所想、心之所向,也因此,反而让人热泪盈眶。

口碑极度两极分化!和《八佰》相比**《金刚川》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管虎新上映**《八佰》的真实历史是谢晋元等八百壮士,奉命退守四行仓库。

1937年10月,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进入尾声,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用生命守护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资深外交官、国际法泰斗厉声教曾撰文揭开了“八百壮士”的历史真相。文章披露道:“闻名遐迩的’八百壮士‘其实远没有八百人。所谓的’八百壮士‘仅有不到四百人。

八百人的说法是死守四行仓库的’孤军‘为了起到震慑日军的效果故意放出来的消息。”《国家人文历史》亦曾撰文称,“八百壮士”的实际具体数字为355。

八百壮士最后的结局:

八百壮士进入收容所后,部队被英军卸下武器,生活在极差的环境中,开始了四年集中营一般的孤军生活。虽然没有被日本人打败,却也就此远离了抗日的正面战场。在这期间,谢晋元撰写了《谢晋元日记钞》详细记录下自己的生活。

1938年,随着孤军的事迹被各方媒体报道,英租界也成为了上海爱国市民的精神寄托,有很多人经常前往英租界,为孤军赠送物资,在上海沦陷一周年时,孤军营更是顶住了各方压力,在营地升旗以示纪念。

1941年4月,汪伪想要诱降谢晋元,并许诺其陆军总司令的头衔,被谢晋元严厉拒绝。之后,汪精卫收买了四个叛兵;1941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和以往一样,率领官兵早操,上等兵郝鼎诚等四人迟到,谢晋元异常愤怒,进行斥责。

他们四人突然取出匕首及铁镐等凶器,蜂拥而上,猛刺谢晋元胸部及头部。谢多处受伤,流血不止,至6时许悲壮长逝。

**《八佰》争议颇大,为什么说它依然是个值得看的**?

其实严格来说当初《八佰》上映时口碑也是相当两极分化,甚至所引起的争议比《金刚川》更大。但抛开那些争议点不说,《八佰》在剧情的阐述以及画面的构造来说都算得上是一部还可以的战争片,但《金刚川》不是,在我看来管虎对这部**可谓是相当敷衍

一、剧情走向过于夸张,出戏程度不亚于抗战神剧的?手撕鬼子?

平心而论,这部**中张译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很多细节都演得非常到位。但是坐在**院的我在看到张译和吴京所饰演的角色视角时始终无法沉浸在导演所营造出来的紧张和悲情氛围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剧情设置的不合理与夸张。

试问一个普通人要有多么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断了一只手和一条腿的情况下拄着一根棒子带着沉重的炮弹走上几百米,然后独自操作一个残破的炮台?当然人类意志创造奇迹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重点在于,在已经奄奄一息的情况下,张译所饰演的角色如何能够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判断飞机的位置,然后成功打中飞机?

中国人民顽强的意志力和所创造的奇迹毋庸置疑,就像**结尾的人桥就不会给人一种出戏感,相反一度让人泪如雨下,因为这是可能发生且存在的。能够理解**创作中的夸张手法,但如此不合常理的剧情设计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在一部献礼片中了。

二、内容淡薄且重复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金刚川备受诟病的一大问题就是剧情的淡薄且重复。豆瓣上有这样一条评价相当犀利:重要的事情可以说三遍,但是**你不能真的一个事拍三遍给观众看啊。从**结构来说,不是不能用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讲述一件事,但是在内容同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不同视角讲出故事的新意就十分考验导演的功力了,不过从管虎交出的作品来看,他做得属实很敷衍,敷衍到让我觉得浪费了人生中重要的两个小时。

这样一部明明意义深远的片子却被拍成这样,我很难不对管虎做导演的水平产生怀疑。或许有人会说这部**从开机到上映也不过短短几个月,拍成这样不错了。如果时间短就能够敷衍塞责的话,那么我觉得它的上映也是对历史和那些曾经浴血奋战之人的不尊重。

**《八佰》为什么会直接在网络上爆红?

《八佰》热映过后,评论可谓是两极分化,好多人认为很好值得一看,而差的人认为管虎的拍摄让事实有所改变,其实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好多人仅仅是从**的角度认为它好,而认为差的人是从历史的角度认为他拍的不好。

我个人认为,一部**它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来讲,肯定是来源于史实更高于史实,一些地方进行了修改一定是围绕着它的主旨而进行修改,《八佰》这部**更多的是唤醒人们的爱国意识勿忘国耻,告诉人们努力才能够复兴中华,如果这部**能够做到这个份儿上,那么它就不失为一部好的作品。

1、多个角度阐述,剧情引人入胜

首先从这个**的整体架构来讲,它没有一个单一的主角,是从多个人物的视角进行拍摄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它也有它的客观性,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但他毕竟是一部商业化的战争片,所以里面关于一些战争的片段肯定是有所美化以及夸张的,但整个**的节奏点紧密,一直没有断过,其中还有很多片段引人入胜,让人觉得感人至深,引发观众的一些共鸣,这一点来讲就很好,也是很多观众记忆深刻的点。

2、删减让剧情有所欠缺,但值得一看

总体来讲,**也有一些拍的不好的地方,比如说删减的部分太多了,以至于有些地方串联的太过于生硬,李晨饰演的齐家铭本来是要背着跳下去的,很多观众都以为他跳下去了,但其实有一个镜头是士兵劝他不要跳下去,这个片段剪掉以后,当时要跳下去的悲壮但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反而会让观众留下齐家铭有一种半逃兵的感觉。

最让人受期待的阮经天的部分也给剪掉了,一些铺垫、还有护旗时的壮烈,以及一些比较细腻的刻画全都去掉了,或许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但从架构上来讲还是有所欠缺,这一点就会显得有些串不上来。但不管怎么说,这部**宣起了很多网民的思考,只要它带来的正面影响多余负面,从商业战争片来讲,它仍然是一部值得看的**。

《八佰》制片环节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八佰》票房突破8亿元,单日上映破亿,评分高达9.2分。除了影片本身确实好看之外,还有什么因素推动影片成为了爆款呢?

影片取材自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抗日战士,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具有强烈的感知力。家国情怀使得影片具有全民主流话题的属性,结合当下,影片精准抓住了目标受众的痛点,满足了人们对家国情怀的认同,传递了整个中国社会认同的价值观,观众着实被情感消费了一把。

要了解一部**成功的背后,影片宣传的历史当然也要一并了解下。?2018年4月《八佰》杀青?2019年6月《八佰》定档后撤档?2020年8月

《八佰》从2018年4月正式杀青,到2019年上海**节定档撤档风波,再到如今,《八佰》上映之路委实曲折,给影片足足的话题热点,也给了人们满满的心理期待。

10年筹备、4年制作、摄制历时近1年、1∶1实景还原拍摄、3次重启、40次改稿、18个月搭实景、1500名剧组人员、7个月演员军事训练、499天筹备、230天拍摄、国内首部IMAX全程拍摄……这些介绍反复强调着影片的品质,为接下来的口碑做铺垫。

国内**市场,口碑对于观众观影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已成为市场刚需,对影片口碑的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

对于“《八佰》制片环节遇到的最大难题”,梁静回应:

在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困难,没有地方拍,到底应该是实景拍,搭景拍,还是应该棚里拍,怎么样才能实现导演要体现的苏州河南北两岸的关系。

最终也是在华谊的大力支持下,才完成了我们实景拍摄的梦想。因为我们有机会去靠近梦想已久的工业化制作流程了,虽然离真正的工业化还很远,但是至少我们每天都在进步,这个是让人非常兴奋的。

2013年去找这个地是找不到的,直到2015年找到了。导演、摄影、美术天天都跟工头一样在那待着,就规划嘛,一块空地硬给挖出一条河,搭出一比一的四行仓库和六十多栋的楼房。对他们来讲都是第一次尝试,可以提前把自己想要的,没有尝试过的东西都去完成。最终能拍成,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了。

扩展资料:

**《八佰》的场景道具制作:

该片一砖一瓦建起占地200亩的建筑,不仅人工开凿出一条新的苏州河,还对两岸建筑进行1:1的实景搭建。拍摄时把宁波白沙的拆迁地块定为淞沪会战场景取景地。

为了追求真实,剧组历时一年半在华谊兄弟**世界(苏州)拍摄基地设计搭建了占地200亩、拥有68栋建筑的实景,深挖200米长的苏州河,还原出一河两岸战火连天的“地狱”与声色霓虹的“天堂”。

整部**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淞沪会战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的旧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为了呈现出最好的视觉效果,确保画面真实感的同时凸显美学价值,摄影指导曹郁在片场架设2000多台灯来配合不同的镜头。

百度百科-八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