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纳下贾樟柯的**风格

2.求《三峡好人》《 图雅的婚事》专业影评

3.有谁知道,影评的写作特点与格式。。。我需要参加编导类高考。。。急用!

4.求三峡好人几处超现实手法的解释

5.贾樟柯是一位怎样的导演?

三峡好人影评叙事手法分析怎么写_三峡好人电影影评开头抒情

好人的欢笑悲忧

1

先介绍一下背景。

那是2007年,当时在外地出差,借调到兄弟公司(台资),帮助他们完成项目。第一次和台湾人同吃同住,充分了解了资本家的凶残、产业工人的凄凉无奈。

为了赶项目进度,实行的是9工作制。每天早八点到晚九点半,仅星期日下午五点下班,没有休息日。他们一年的休息日加起来不超过二十天。

刚开始,我很不习惯。和他们开玩笑,说那辆班车就是辆囚车,他们都木然一笑,无力反驳。

以前和他们几个中层有过接触,印象里他们都很幽默,逢人就满面春风,张口闭口都叫“领导″。爱讲黄段子,都很色,每个人都有情人。

真正深入他们的生活,又看到了另一面:刻板的工作,每天有事没事必须晚九点半下班,没人敢逃工。因为台湾老板有很多眼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

外出公办是他们最快活的时间,因为可以短暂逃离牢笼。像拿到心爱棒棒糖的小孩子,几个四十多岁的大男人又恢复了幽默与活力。

他们最爱玩的是一个自动投篮游戏,每个人专注地拼命投篮,在限定的三分钟时间内,发泄出胸中所有的块垒。

周日五点下班,这算是唯一的公休时间。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姑娘,和他们相携而去。

以前对这帮台湾人的色很有微词。但那时我表示深深地理解。

台湾这一行业己经没落,大陆是唯一展示他们手艺的机会。老板明白这一点,所以可以恣意地榨干他们的每一滴血。

2

当台湾人踏花而去的时候,我们几个借调的大陆人就很无趣了,于是大家去网吧消遣。

网吧是个很颓的场所,空气污浊、人声嘈杂,要呆得住真需要点耐受力。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上网只能通过电脑。

无聊中翻到**《三峡好人》,刚获金狮奖,贾樟柯正在和张艺谋进行“黄金还是好人”的大讨论。

我点开了片子,片头一个三分多钟的长镜头,扫过渡轮上的男男女女:戴草帽叼烟甩扣克的男子;给老人看手相的中年男人;光膀子默默抽烟的男人;几个无所事事的妇女和孩子……所有人都是原生状态,衣衫破旧随意,演员形象普通,看不出化妆的痕迹,看不出专业演员的作派。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类**,粗砺、原生态、毫无外在修饰。里面的人物一开腔,全是方言,山西话、四川话、四川普通话……这真一个特别的体验。以至我无一时法适应,打破了我以前观影的经验,与片子中原生态的表演有很大的距离感,好半天都不能进入剧情。

随着剧情的展开,我慢慢融入其中,并随着人物命运的起伏而渐渐动心动容。当片尾,主人公韩三明带着三峡兄弟们,毅然奔赴山西煤矿打工时,我彻底被震撼到了。

3

《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即兴之作。

本来是到三峡库区,为画家刘小东拍一部纪录片。刘小东找到库区拆房子的民工做,但画作还未完成,其中一个民工拆房时出事故,去世了。

剧组慰问死者家属时,贾樟柯受到了震动。他看到了这些如蝼蚁般卑微的群体。他们是这个匆匆前行时代的弃儿,没有人关心他们喜怒哀乐,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静静地生长,默默地死亡。

世人只知王侯将相,谁曾为百姓立传?

贾樟柯很快写出了剧本,剧本通过一个山西矿工到三峡库区寻亲的故事,白描了奉节这个即将淹没的小城中百姓的悲欢离合。

男二号“小马哥”是当地的一个小混混,崇拜周润发,崇尚江湖义气。为了五十块钱,被别人乱刀砍死在瓦砾堆里。

主人公韩三明,一个山西的煤矿工人,到牵节寻找失散多年的妻女。前妻为还债成为当地船老大的佣工。为了赎回妻子,他决定再回山西挖三年煤。

与他一起打短工的民工问:挖煤能挣好多钱?

韩三明:一天两百。

气氛一下活跃起来。

韩三明:你们要想好了。很危险,去年死了十几个,早上下去,晚上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难堪的沉默,大家默默地抽烟。

"干!“所有的酒杯碰在一起。再艰难的日子也要做一个抉择,总不能等死。

4

《三峡好人》中最温情的一幕出现在结尾。韩三明和船老大谈妥条件后,和前妻来到瓦砾堆里的一个破屋中。三明蹲在地上抽烟,前妻从兜里掏出一块糖,递给三明。三明咬了半块,把剩下的半块递还给妻子。两个饱经风雨的中年人,没有华丽的衣饰、没有骄人的容颜,只有相依为命的坚持,与命运搏斗的决心。他们相对而视,默默地咀嚼着那半块奶糖。

我不知道那些9的台湾打工者有着怎样的家庭,每年短暂的探亲时光会怎样度过。

据说这些年,那家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很多人离开了那里。

希望他们现在不那么辛苦,可以多陪陪家人。祝他们幸福。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转载请联系作者:混沌指纹。

归纳下贾樟柯的**风格

《三峡好人》可能会是贾樟柯第一部(也可能是惟一一部)提到UFO(不明飞行

物)的**,影片中甚至还有将一座空荡荡的大楼当作飞船发射到空中的情

节,不过这只是这部内容与片名紧紧相扣的影片中极其个别的另类时刻。

飞碟,他个人认为可能有外星人再看这片神秘的土地,一种神秘感的东西吧。

他就是把个人的感想融到了**中。

那个飞上天的大楼,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那时候那女的晾好衣服,回头走掉,然后大楼缓缓升起,暗示了气势三峡这样的奇迹其实就发生在这群普通人的身边,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过。或者换个角度,即使他们看见了,态度也是平淡的。因为这样的奇迹不会给他们带来眼前的任何改变。 片中其实有好多这样的暗示,导演可谓用心良苦。用这种手法升华主题可谓独具匠心

求《三峡好人》《 图雅的婚事》专业影评

1、对底层边缘群体始终如一的关注

贾樟柯的作品从类型上来说分故事片和纪录片两类,但是从**的主题方面来说,贾樟柯的**都有意把摄像机聚焦在底层的边缘群体,试图来探求生活在社会边缘大众的真实生存状态,并赋予其极具个人化的表现手法。

2、纪实性的**叙事手法

长镜头理论的运用被认为是记录真实最好的手法,这一理论在欧洲得到很好地发扬。贾樟柯对长镜头的运用为其纪实性的影像记录做出了完整的诠释。

如在《小山回家》表现小山失业后在北京街头流浪的**场景中,贾樟柯用了比较少见的跟拍方式,用七分钟的时间来最充分的展现两个镜头,在这段影像里导演真实的用镜头表达了小山内心的落寞与无根的不确定性。

3、游离的不确定性情节

在贾樟柯**里所呈现的人物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小山、小武、赵小桃、韩三明等等一系列的人物设置所体现的都并非当下中国社会主流或精英人群,无一例外的他们都面临着现实生活的严酷考验。

扩展资料:

欧洲**有现实主义传统,而贾樟柯的作品都无一例外地贯彻了冷静的纪录片拍摄的理念,在贾樟柯看来,纪录片能教会导演怎样看这个世界。就是在毫无先验的情况下,在一种即兴的,充满随意性、可能性的场景里观察一个过程。

从欧洲诸多的围绕**记录性的**运动来看,贾樟柯的这种创作理念正好符合了欧洲**节的艺术评判标准。

人民网-贾樟柯**特点与欧洲**受众关系

有谁知道,影评的写作特点与格式。。。我需要参加编导类高考。。。急用!

《一个三峡人眼里的三峡好人 》 我出生在长江边,外婆的木屋,随着三峡工程而永久地成为江底的记忆。身在异国,看到一部关于三峡的**,这本身已经让我丧失了鉴别力。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熟悉得就像姑妈刚刚寄来的家乡特产的腊肉,让我对各种法国火腿都没了兴趣。

所以等到现在那种心情平和的时候,才能仔细想想这部**。

贾樟柯是山西人,所以他继续用2个山西人的视角来书写三峡。尽管不能像《任逍遥》里那样对家乡社会状况把握得贴切,但是比《世界》里要来得精彩,以三峡工程作为背景,比起复杂的大都市更容易抓住一种鲜明的时代变革感。

比起《小武》,这部**少了宣泄式的高潮,尽管有婚外情,千里寻妻这样的线索,其悬念也不是扣人心弦的,其精彩性连小报社会新闻都不如。这却正是贾氏**可贵之处,或者说贾樟柯已经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不依靠情节和悬念来成全观众和自己,因为现实从来没有成全。

也许导演不敢擅自去虚构己不熟悉的生活,**里并没有详细的刻画三峡移民的生存状况,但是整个环境的展现是成功的,真实的三峡,就是那样斑驳的墙壁,那些茫然的眼神,那些赤裸黑黝的肩膀,而绝非电视风景片里那样的雅致。所有的风景都是美丽的,像纸钞一样轻盈,而后面代表的生活往往沉重。

三峡沿线的城镇经济水平一直都是贫困线附近徘徊的,即使是在三峡移民之后,许多盲目的建设,虚浮的工程,甚至挪用贪污移民资金,让三峡移民牺牲的不只是水位线下的故乡。更可怕的是,三峡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白暨豚的灭绝就是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三峡人,三峡工程,曾经一度是夸耀的资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峡工地上有这样的宣传标语。可是渐渐的,我感觉得到一种虚妄。当我跟老外讲起我们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的时候,没有赢得多少羡慕。这就像你夸耀自己嘴里装了一颗最贵重的金牙,但谁都知道那不是天然的。

关于UFO,这一笔来得挺有马尔克斯式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当下的中国,何尝不是充满了各种荒谬,比如**里各色人等都有手机,却未必能解决温饱。比如那个领导把用民脂民膏修建的大桥炫耀于人,就像展示自己的玩物。这种荒谬,也许远远大于UFO的出现,所以**里主人公对此无动于衷,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的生存。

不止一个中国导演试图用群众演员和原生态的表演来体现对底层的关注,但要么用一个童话式的结局让擦干眼泪的观众在走出**院后灯红酒绿中忘却那些苦难。要么用悲天悯人的上帝视角去俯视众生,让观众以为自己的观看就是一种怜悯和施舍。贾樟柯的**却将这份暧昧的关怀扔到一边,只是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你看没看这个**,感动不感动,现实中有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

**结尾,三明和那些民工一起将奔赴山西,去伤亡率极高的煤矿做工,对于他们来说,哪里有什么希望,只是从一种苦难奔赴另一种苦难而已。Still Alive,活着而已。

一个走进**院的人,要么是找乐,要么是找真实。如果他想感受感官愉悦或是意*现实,那么就可以去另外的厅,当然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片子。所以,商业你就商业到底,真诚你就继续真诚。

《2006年最好的国产**》在中国**越来越像中国足球的时候,幸好每年总会出现一些惊喜,让我们不至于完全绝望。

2006年的惊喜对我来说,属于《静静的嘛呢石》《》《光荣的愤怒》《疯狂的石头》和《图雅的婚事》。

《图雅的婚事》在这些惊喜里面,也许是最完美的一个。

故事说的是,内蒙日渐干旱的草原上,丈夫巴特尔为了掘水井而双腿残疾,妻子图雅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长期的劳碌让她的腰椎病变,甚而也有下肢瘫痪的危险。为了不再耽误图雅,巴特尔决意离婚,在现实面前,图雅也只能同意。但她坚持提出自己再婚的条件:新丈夫必须和自己一起供养巴特尔。由此,图雅的艰难择夫历程开始了。

《图雅的婚事》在当前华语**越来越恶俗越来越低智的大背景下,罕见地平实冷静,不落俗套。没有“主旋律”的大空,也不同于某些“小众”“地下”作品的自虐虐人,《图雅的婚事》的特点就在于“真”——情节真,表演真。和那些企图反映真实,实则创作者缺乏生活体验或别有居心而最终只能苍白地想当然耳的 “现实主义”不同,《图雅的婚事》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

和一切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创作一样,《图雅的婚事》反映的是真正的生活本身,这里没有刻意的“戏剧性”,然而影片成功呈现出的生活真相才真正扣人心弦,足够打动观众。影片有友情有亲情有爱情,但绝不是廉价的浪漫或虚妄的超现实,而是真真切切的凡人之情。

情节真。巴特尔因为身落残疾而执意离婚,无奈之举实见温情与宽容,影片的结局是图雅最终改嫁,现实,实在没有办法理想主义地安排两夫妻最终相濡以沫。而图雅的后夫森格,差不多已经是图雅最理想的再婚对象,但影片的结尾仍然告诉我们,即使森格与图雅两情相悦,而且他也诚心接纳巴特尔,他俩的结合仍然难说皆大欢喜,今后还有很多困难和变数等着他们。这样的设计,不入俗套之外,依然是影片创作者对生活精准的考量和把握。

影片中段,在一位暗恋自己多年的老同学求婚后,图雅第一次真正动心考虑,但当老同学带着图雅和孩子回城,而把巴特尔留在院后,万念俱灰的巴特尔酒后自杀,老同学一念之差不肯营救,最终还是促使图雅选择留在草原,留在巴特尔身边,而也因这次,图雅和森格渐渐走近。一系列情节跌宕起伏,无论是老同学对图雅多年的暗恋真情,还是巴特尔因为大醉起了轻生之念,还是图雅面对抢救后的巴特尔的训斥,以及老同学接到求救电话后的犹豫与算计,都绝对还原生活,没有臆造,没有想当然。

作为专业演员的女主演余男,奉献了一次绝对高质量的演出,绝对立体、绝对真实地呈现了一位蒙古族平凡女子的不凡人生。图雅一角并不容易诠释,要么会滑到虚浮的苦菜花型悲情女,要么会变成一根筋的偏执狂。所幸余男拿捏得当,图雅的坚韧和纯朴,被她行止有度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几场情感爆发力强的戏,更衬出余男精湛的表演功力,实非中国影坛大量自以为是的花瓶式女星所能比拟。金鸡奖尽管已经渐成笑柄,但起码在余男获得金鸡影后这一点来看,金鸡的选择是正确的。

影片还有大量的非专业演员,尽管近年乡土题材影片启用非专业演员已经蔚然成风,但非专业演员面对镜头的不知所措和生硬呆板却又比比皆是。能否调教出高质量的非专业演员和群众演员的演出成果,实是评判**质量和导演水平的标准之一。显然《图雅的婚事》是成功的,不论出场时间短长,几乎所有的出场人物都异常鲜明,不怯场,不夸张。没有任何一个配角会说出“不是人话”的台词——现在通篇净是“不说人话”的台词已经几成国产大制作的标签之一了——肢体动作的表演上,也绝没有重复、夸张、做作等国产剧常见毛病,一律传神到位。

说到《图雅的婚事》,很难不和《三峡好人》比较,它们在比较接近的时间推出,《图》的导演王全安和贾樟柯都是“第六代”,一样在欧洲有一定声誉(王也获得过一些欧洲的**奖项,但影响力和知名度尚不如贾),一样喜欢用固定的演员班底(贾是王宏伟和赵涛,王是余男)。而且更重要的是,两部**都着力表现底层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和情感。

但《图雅的婚事》不像《三峡好人》那样背负着宏大的主题,两部**站的角度不同,《图》的创作者们和图雅一样平视生活,生活在生活中。而贾樟柯则站在高处,悲天悯人地俯视着人群(尽管他有神的视角却没有神能改变世间的能力)。

王全安和图雅一样能够看到世界在变,时代在变,比如日渐荒漠的草原,比如邻居的妻子为了钱跟别人跑了,比如贫瘠的县城外有豪华到荒诞的酒店,比如酒店里半夜时分有打进来的**电话等等。但他们来不及或者顾不上思考这些背后的意义,因为忙碌艰苦的生活始终在接踵而至。

据说《图雅的婚事》已经入围柏林**节,但除非拿到大奖,否则能够看到它的中国观众只会比《三峡好人》更少,尽管,前者比后者更具故事性和观赏性。

求三峡好人几处超现实手法的解释

:( 1 )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夜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2 )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3 )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没有表现出的声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4 )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如何,它是怎样变的(这是关系);( 5 )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6 )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7 )注意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8 )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9 )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像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10 )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11 )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旁白,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12 )画面上的人物关系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比如 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 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13 )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顺口吗?( 14 )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15 )道具在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16 )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17 )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内,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 / 反拍不算内)。( 18 )人声,是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19 )特写是否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使用的?( 20 )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没有非常精彩的地方?

另外,评论写作可分为几种类型,具体如下:

印象式评论的写作:是写作者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和个人印象的描述,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影评。主要依赖于个人的直觉能力和感觉能力。特点是随意性的评论、敏锐的观察、恰当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力。

印象式评论的写作思路:

**的主演是谁?所饰演的角色是什么?表演怎么样?

主创是谁?编剧、导演、摄影、剪辑、制作公司是谁?他们还有没有其他读者熟悉的作品?

我喜欢这部作品吗?为什么?

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部分?为什么?

我在写作中,是否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的东西?有无遗漏?我对影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晰?

我对影片中的演员、导演及呈现的主题有无偏见?如有,为什么?说出偏见的理由,要有理有据。

我的评论能站得住脚吗?影片中哪些方面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还有没有其他可以能证明我观点的材料?

我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我在影评中有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 ?

形式分析取向的评论写作:评论焦点是作品的形式结构等本体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影片的结构和风格,或是的叙事形式在影片定的组织形式。从决定影片的组织结构是叙事性还是非叙事性形式系统出发来了解影片是如何合成一个整体的。分析作品的形式和风格,辨识影片中使用的技巧。找出整部影片中的技巧模式。发现整部影片是如何系统化和模式化地使用这些技巧。在整部影片或单一的片段中,技巧的使用或重复或变化,或深入发展或平行对应,都是应该重点注意的部分。找出这些重要技巧的功能,也就是找出风格在影片不休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挖掘功能的直接的方法是去注意影片的效果特定技巧在影片的表达中起着强调、误导澄清、强化等作用。

“作者论”取向的评论写作:“作者”论的基本信念是**艺术是个人而非公众表达的工具,但并不排斥创作是一个集体努力的结果,只是指出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者论”影评的价值体系的基础:个人风格是否呈现在整体的作品中。关注的是主题意识、技巧的运用和影音风格比较一致的创作者。

写作方法:

从一组影片的比较中,指出它们风格和产题目的一贯性,进而认定影片背后的主要的作者。

详细分析一部作品,以彰显它与作者的主题和风格观念之间的关系。

摄影机的运动、构图、灯光、剪辑及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母题对分析作者的风格和主题意识都非常有用。

入手角度:

该作者的生活(社会阶级、政治、教育、专业训练等)是否对影片的主题产生某种影响?

该作者是否持续使用相同的主题,或持续拍摄同一类型的影片 ?该作者是否对某种**表现技法(如长镜头、特写、大远景等)有偏好?

该作者在影片中呈现的个人标志是什么?

该作者是否在每一部影片中都固定与一些影片的主创人员合作?他们之间的合作有什么特别之处?谁的作者标记更显著?

类型研究取向的评论写作:在20世纪60末到70年代初第一次在**研究的领域演变成评论的一个重点。入手角度:

是否可能找到某些有关情节、人物、主题、场景和对白的重复牲来对影片进行分类?

**的类型中是否包含了某种社会价值观?

不同的类型片的发展如何?它们在类型影片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无变化?是消退还是繁荣?变化的根本原因体现在什么方面?

影片是否属于新的类型?如是,为什么?不是又为什么?新的类型的特点或特色体现在什么方面?

**类型的形成与历史有什么关联?

背景取向的评论写作:

1、史学取向的评论写作

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运用**发展的历史及**反映的社会历史影像。都是把影片放到**、电视发展的社会、历史的脉络中去审视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社会意识形态取向的评论写作:主要是从社会的政治意识、道德、美学取向、男女角色的社会地位与性别认同、对待不同民族或种族的态度及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作品中隐藏的相关观念。

入手角度:

影片想要告诉观众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哪些是明指的,哪些是暗指的?明指与暗指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影片所表露的精神和价值是什么?它们代表着哪个阶级或阶层?

影片是否挑战了观众的信仰,或是暗合?

影片是否制造了某种文化或价值的认同,它使用的是什么手法?在这中间是否存在着国家/民族主义或文化侵略?不同的性别/种族是如何在影片中被呈现的?他们在影片中所呈现的形象是被真实再现还是被歪曲和曲解?

影片所使用的基本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

影片中的世界是呈现世界真实的复杂性,还是不断暗示着某种价值观?这一种价值观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

贾樟柯是一位怎样的导演?

贾樟柯:那个飞走的塔是奉节的真实的塔,是一个纪念塔,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我觉得塔和整个环境不协调,我不知道怎么就觉得望着它就应该飞走。!”

(人文与社会:最近频频有读者留言提问三峡好人中飞走的是什么,我们具体补充一下,那是奉节县城造的一个所谓“三峡移民纪念塔”,外形确实古怪,贾樟柯感觉这个塔与环境极其不协调,于是他在**中就安排它升天了,确实痛快。)

(掌声)

有一天我自己去江边看景的时候就开始有乌云雷电,因为三峡自古巫山雨,特别多的神话传说,我觉得那个地方天气特别神秘,我是一个北方人,不会游泳,涨潮我会很害怕,觉得会不会有外星人看着我,在**里面画了一个飞碟。我觉得我们到了奉节真的会觉得现实里面有很浓的超现实的气氛,整个楼房它们是以七天为一个单元,基本上是五层六层,我们拼命地拍,跟消失的城市赛跑,我觉得特别超现实,我觉得是今天的一个气氛。

贾樟柯是一个真实而恋旧的导演,他的作品都很贴近生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都是一些文艺作品,作朴感人,而且还获得了不少奖项。

他的处女作是《小武》,从他的作品里,我看到了小人物对命运的反抗与挣扎。他善于从生活的细节当中,通过一些特写,来反映人物的特征。

还有《江湖儿女》《天注定》《三峡好人》《站台》《小武》等作品。他的作品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人物,却表现了中国**的现实主义,让人看了会有一种疼痛感。

有人说他的作品充满了负能量,别人的作品都是弘扬真善美,而他却是披露现实,他说这就是现实生活,贾樟柯敢说真话,敢做自己,虽然它的票房都不怎么可观,但是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自己信念,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