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及其形成

2.全国各省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数据

3.各种植被类型的气候,土壤,代表性植物怎样?

气候条件与我国土壤分异的关系_不同气候类型的土壤

1、分布 红壤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它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阔低山丘陵地区,包括江西,湖南的大部分地区,除此之外,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的北部以及浙江,四川,安徽,贵州的南部都有红壤的分布。

2、成土条件 红壤形成于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年均温16—21度,年降水量800—1500mm,无霜期240—280天,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现多为人工林,树种主要为马尾松、杉木、罗汉松、樟木、楠木以及竹类等,除石灰岩外,其他岩石上几乎都可以发育。

3、形成过程

(1)脱硅富Fe、Al化作用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矿物发生强烈的风化产生大量可溶性的盐基、硅酸Fe(OH)3、Al(OH)3。在淋溶条件下,盐基和硅酸被不断淋洗进入地下水后流走。由于Fe(OH)3、Al(OH)3的活动性小,发生相对积累,这些积聚的Fe(OH)3、Al(OH)3在干燥条件下发生脱水形成无水的Fe2O3和Al2O3,红色的赤铁矿是土壤呈现红色,形成富含Fe、 Al的层次。

(2)旺盛的生物小循环

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水热条件优越,植被生长旺盛,生物的小循环作用也十分旺盛。

红壤的形成以富铁、铝化过程为基础,生物小循环是肥力发展的前提,这两个过程构成了红壤特殊的形状和剖面特征。

4、剖面特征

O层:在森林植被下,当年凋落物,

A层:暗棕红色,团粒结构,无人为破坏下可达30cm左右,疏松。

B层:棕红色、红色,核状或核块状结构,可达0.5—1m,比较紧实,质地较粘,常有Fe结核存在。

在B层以下常有一个由红、黄、白三色交错而成的网状纹,网状纹较坚硬,对植物生长不利。其形成机制尚无定论。

C层:母质层

淋溶:以溶液的形式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的活动。

淋洗:物质被下行水迁移带出整个土体。

5、理化性状

(1)全剖面呈酸性,pH为5.0—5.5

(2)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赤铁矿,粘粒硅铝率为2.0—2.2

(3)交换量低,常为5—10cmol/kg土,细土的CEC/粘粒<0.24

(4)土壤中有较多的游离态Fe、Al,而P易被固定,细土游离Fe2O3不小于2%

6、土壤改良利用

红壤地区是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适于多种林木生长,大力发展多年生林木和经济林,比如马尾松、油茶、杉木、乌桕等。注意水土保持,把治山、治水、治田和造林结合起来。 1、分布 热带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和台湾南部。年平均气温为24度左右,积温在9000度左右,年降雨量在2000mm左右。原生植被为热带雨林或季雨林,可发育在任何母质上。

2、形成过程

专红壤的富铁铝化作用比红壤更加强烈;生物小循环特别迅速,营养物质周转利用特别快。

3、剖面特征

剖面厚度大,一般都在3米以上。在自然植被下,O层为当年半分解的凋落物;A层为暗红色的富含腐殖质层次,一般厚25厘米左右,团粒结构或团快状结构,较疏松、多根;B层为砖红色,紧实,核状结构或核块状结构,质地粘重;B层下为深厚的网纹层;其下为风化的岩层或母质层。土体中有各种铁质新生体。

4、理化性状

(1)全剖面呈酸性,pH为4.5—5.5之间

(2)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三水铝石,粘粒硅铝率<1.75

(3)土壤盐基强烈淋失,交换量低,常为5cmol/kg左右,

(4)土壤中有大量的游离态Fe、Al,而P易被固定。 1、分布 在中亚热带山地,在南亚热带和热带的山地也有分布,主要以四川、贵州两省为主。

2、成土条件 黄壤地区的热量条件较同纬度红壤地带略低,但湿度大,降雨量可达2000毫米。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在垂直分布中,黄壤分布在红壤之上。

3、形成过程 其富铁铝化作用较红壤微弱。因排水不良,空气湿度大,土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土壤中氧化铁受到强烈的水化作用,形成多水氧化铁,使土壤呈**。

4、剖面特征 在森林植被下,O层为当年半分解的凋落物;A1层为暗黄灰色,腐殖质层厚25—30厘米左右,团粒结构或团块状结构;下部为络合淋溶层,淡黄灰色,核状结构或核块状结构;B层为**或红**,紧实,核状结构或核块状结构,质地粘重,有时含有铁结核;B层下土壤粘重,常具潜育化特征。

5、理化性状

(1)全剖面呈酸性到强酸性,pH为4—5之间

(2)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拜来石和埃洛石,粘粒硅铝率为2.5左右

(3)土壤盐基较红壤高,交换量为10—20cmol/kg 1、分布

地处暖温带湿润地区,纵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也出现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山地中,在秦岭、燕山、伏牛山、吕梁山、太行山等一些山脉的垂直中有棕壤的分布。

2、形成条件

气候:大小暖温带气候下形成,这一地区的特点是: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温在5—16℃,年积温为3200—4500℃,年降雨量为500—1200mm,无霜期160—230天。

植被:以夏绿阔叶林为主,但大多是次生的,也有少量针阔混交林,树种主要是辽东栎蒙古栎,针叶林有油松、赤松等。

母岩:除石灰岩以外任何母质。

3、形成过程

淋溶作用:在下渗水的不断作用下,石灰已经完全淋洗,剖面盐基呈不饱和状态;

粘化过程:包括粘粒的形成和粘粒的淋洗积聚,粘土矿物已处脱钾阶段,铁、铝在B层中有累积的趋势;

棕化过程:原生矿物的风化释放出铁,生成针铁矿使剖面成棕色,部分腐殖质酸下移也使剖面呈棕色。

4、剖面特征

在森林植被下,

O层多由当年的凋落物组成,在阔叶林下仅见于雨季前存在;

A1层为棕黑色腐殖质层,团粒结构或团块状结构,动物活动明显,腐殖质含量高;

B层呈棕色至鲜棕色,团快状结构,动物活动强烈;

C层为风化的母质层。

5、理化性状

剖面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pH为6—7,无碳酸钙反应

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蛭石、蒙脱石等为主的2:1型粘土矿物

硅铝率在2.7—3之间,交换量可达30cmol/kg土

6、改良利用

棕壤是我国重要的森林森林土壤之一,也是重要的农业土壤,在我国北方的山地棕壤适合发展林业,现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但有许多荒地未被充分利用。绿化太行山作为三北防护林的一个重要部分,适宜树种有落叶松、云杉、椴树、栎类等。

另外,棕壤适合种植各种果树,如苹果、梨、桃、李等。 1、分布 在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山地和丘陵,垂直分布于棕壤带之下。

2、成土条件

年均温在11—14℃,年积温为3200—4500℃,年降雨量为500—700mm。

植被:以夏绿阔叶林为主,但大多是次生的,也有少量针阔混交林。

母岩:主要成土母质为含碳酸钙的母质。

3、形成过程

(1)碳酸钙移动,可分为钙积型、淋溶钙积型和淋溶型。

(2)粘化作用

(3)棕化作用

4、剖面特征

O层很薄,凋落物分解块;A1层暗褐色,团粒结构或团块状结构,动物活动明显;B层呈褐色,粘化作用明显,质地较粘,结构体面具胶膜,为粘粒淀积形成,核状结构,动物活动频繁;Bca灰**至灰褐色,为钙积层,具白色的碳酸盐粉末或菌丝,且呈层状分布。C层为风化的母质层。

5、理化性状

剖面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为7—8;剖面具碳酸钙反应;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而蛭石、蒙脱石较少;硅铝率>3,盐基呈饱和状态;粘粒在B层含量最高。 1分布 是温带湿润地区针阔混交林下发育的土壤。分布在大兴安岭东坡、小型安岭、长白山和完达山,其次分布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山地垂直带中。

2、成土条件 年均温-1到5度,积温为2000—3000度,年降雨量600—1100毫米,冬季冻结深度为1—2.5米,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可发育在任何母质上。

3、形成过程 腐殖质积累作用、较强的淋溶作用、粘化作用和棕化作用。

4、剖面特征

在森林植被下,O层较厚,由新鲜或半分解的凋落物组成,可见白色菌丝体;A1层为暗棕黑色,厚10—20厘米,腐殖质含量高,可达20%,团粒结构或团块状结构,动物活动明显;B层呈棕色,核状或核块状结构; C层为风化的母质层。

5、理化性状

剖面呈微酸性反应,pH为6.5左右,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蒙脱石为主;硅铝率在3以上,交换量可达30cmol/kg土,盐基饱和度50%—70%。 1、分布 是寒温带针叶林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的西坡。

2、成土条件 年均温0到-5度,积温2000度以下,年降水量400—500毫米,冻结深度为2.5—3米,植被以落叶松和樟子松为主。

3、成土过程

络合淋溶作用:在盐基离子淋溶时,土壤逐渐由中性变成酸性,富里酸与铁产生络合淋溶,使腐殖质聚积层下产生灰白色的A2;淋溶到下部的铁或腐殖质物质在B层淀积,同时也有粘粒在层淀积。

4、剖面特征

在森林植被下,O层由新鲜或半分解的凋落物以及泥炭质残留物组成;A1层为棕黑色,团粒结构,疏松;动物活动明显; A2层呈灰白色,单粒结构,疏松;B层呈棕色,紧实;富含铁或腐殖质; C层为风化的岩石碎屑。

5、理化性状

剖面呈酸性反应,pH在5左右,淀积层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是氢氧化铁、三水铝石或腐殖质;在A2层中有大量二氧化硅。 属非地带性土类。土壤的形成与地下水紧密相关,地下水位浅使土壤长期处于毛管水饱和状态。

1、分布 分布在我国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的冲积平原、沟谷阶地上。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分布面积最大。

2、形成特点

一是受沉积物的影响。形成潮土的物质是大小河流多次搬运沉积的结果。因此土壤剖面的质地差异比较明显。

二是受地下水的影响。潮土地区的地下水位较浅,且升降比较频繁,在土壤剖面中易产生氧化还原交替过程。

三是耕熟化过程。潮土是在河流沉积物上直接耕种熟化而成的。

3、剖面形态

一般分为耕作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土壤及其形成

中国的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1、黑土

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

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2、砖红壤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3、黄绵土

又称黄土性土壤,广布于黄河中游丘陵地区。土壤色泽与母质层极相近,质地均匀,疏松多孔,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低,仅0.5%,矿质养分丰富。

扩展资料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

①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对于土壤的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跟生物发育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百度百科-土壤类型

百度百科-土壤

全国各省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数据

1.土壤的概念及分层

土壤一般是指覆盖在基岩上面、生长着植物的疏松物。

土壤是在岩石风化产物的基础上通过成壤作用(有生物的参加,经过淋溶、沉淀等)逐渐形成的。它受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其中生物起主导作用。不同气候带土壤类型各不相同。比如,我国华南亚热带地区发育红壤、砖红壤、黄壤(富Fe,Al);东北山地、华北西部、秦岭山地发育棕色森林土(富Si,Al,Fe);在华北地区(北到沈阳以北,南到长江黄河之间,东到海边,西到西安以西)发育褐色土(富Ca,Mg);沿大小兴山岭山麓、松辽平原的东北和北部的大陆性气候带发育黑土(可保持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干旱区发育碱土(富NaCl,Na2SO4)。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等组成。矿物质和有机质是土壤的主体。土壤矿物质包括原生矿物(如石英、云母等)和次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等)两大类,在不同气候带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土壤的矿物成分不完全相同。土壤的有机质包括非腐殖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和腐殖质两类有机物质。腐殖质是微生物活动的产物,一般不易被微生物所分解,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在岩石矿物风化和成壤过程中,可溶性碱及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等相继成为游离状态,并且产生各种不同的次生矿物。

同时由于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产生各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及其盐类。在这些物质的基础上,通过淋溶和淀积两方面的作用,逐渐形成土壤发生层。

在土壤发生层的上层,由于下渗水流的作用,不仅可溶性碱,而且胶状氧化物及二氧化硅和黏土质点等成分,随水下淋。由于植物残体的聚积和细菌分解作用,使下渗水具有更强的淋蚀作用。这样在上层就形成淋滤层(或称溶解层),通常以A表示。因此在A层中,上部为富含有机质的暗色层(A1),下部由于黏土矿物、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大量被淋滤(包括微量元素)而形成浅色层(A2)。它主要由砂(二氧化硅)组成并含有一定数量的黏土,黏性差、较松散为A2层的另一特点。A2层厚度多小于30cm,在气候潮湿、土壤发育成熟的条件下,A1与A2层均可见。但在干旱地区或成壤不充分的地段,A2层可能缺失。

由A层淋溶下来的氧化物及黏土质点,在其下淀积,因而在淋溶层下出现淀积层,简称为B层。在B层因更富含黏土,黏性强,具有黏土结构,由于铁、锰的氧化物的存在而使土层呈黄褐色、棕褐色。有机质很可能在A层即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水,但也可以转移至B层。除了可通过下渗水将上层物质转移至B层外,有时下伏层位中的可溶性物质靠地下水循环也可带至B层淀积下来。

在B层以下为淋溶和淀积作用均不发育的C层。在C层含有风化程度不等的、部分被分解的岩石。C层是形成A层、B层土壤的“母质”,故有母质层之称。在C层有机质含量最少,所含黏土也往往比B层少,并比B层颜色浅,有时尚保留原岩的结构构造。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土壤的形成和土壤剖面的分层是一个统一过程。尽管B层与A层同时在形成,但往往在A层很明显时才能辨认出B层。因而成壤作用不充分的土壤,分层界线模糊不清,在A层之下甚至缺失B层,成壤作用充分的成熟土壤的理想剖面如图3-1所示。

图3-1 理想的土壤剖面(示主要层位)

在成壤过程中,由于物质的淋溶和淀积,微量元素也进行再分配。耐风化矿物中的元素,容易在A层中富集。可溶金属元素或黏土等胶体吸附的元素,从A层移出,部分在B层中与含水的铁、锰氧化物及黏土一起聚集。如赞比亚红土剖面上某些元素在土壤层位中的变化,除碱金属随深度而增加,Co,Ni变化很小外,其他元素均在B层中富集,见图3-2。

图3-2 土壤剖面中元素分布图

需要说明的,微量元素不仅在不同层位的土壤中分布不均匀,而且在同一层位不同粒度的土壤中的含量也不一致。其原因是元素在风化、成壤过程中的行为状态不同。很显然,耐风化矿物中的元素与在黏土或铁、锰氧化物上呈吸附离子的易溶金属元素相比,后者肯定富集于更细粒的土壤中。这些情况,在矿化地区或无矿化的地区都是存在的,而且对土壤地球化学找矿说来有重要意义,这一问题在有关章节中还要讨论。

2.元素在土壤中的正常分布、分配

成壤以后,元素在土壤中的正常分布、分配有如下特点:

(1)元素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是不平均的,例如Si为33%,Hg只有0.01×10-6。土壤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是Si,Al,Ca,Mg,K,Na。土壤中的元素的丰度见表3-1。

表3-1 元素在土壤和地表植物中的丰度 (wB/%)

续表

(据A.II.维诺格拉多夫,1962;JI.II.马柳加,1963)

(2)不同岩石风化的土壤中常量元素(Si,Al,Fe,Ca,Mg,K,Na)差异不大(表3-2),但微量元素的富集特点不同。如由超基性岩风化形成的土壤中相对富集Ni,Cr,Co,Cu;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土壤中相对富集W,Sn,Be,Mo,Pb,Li,Th,Te等。

表3-2 不同母岩形成的土壤各层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wB/%)

(3)土壤中微量元素在不同土壤层中的分配是不同的,根据实际观察有如下几种情形:

1)从上到下含量变化不大(图3-3a)。这是在干旱或寒冷地区的山坡上,因生物及化学风化极弱,而以物理风化为主,残坡积物又不断被剥蚀所造成的特殊情形。

2)越往下元素含量越高(图3-3b)。这是强烈淋失作用的结果。在沼泽土壤和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在非碳酸盐母岩上的土壤的Cu,Zn,U,Ni常见这种情形。

3)越往下元素含量越低(图3-3c)。这是由于表层发生了残余富集或生物聚积作用。在灰岩地区的Sn,Pb(残余富集),森林地区的Cu,Co,Mn等(生物聚集)常见这种特点。此外,在干旱地区,强烈的蒸发作用亦可造成此种情形。

4)在淀积层聚积(图3-3d)。这是淋溶作用不大,淀积层中的Fe,Mn氢氧化物及黏土、有机质对元素的吸附作用使Cu,Ni,Zn,Co等元素聚积。

5)有几种使元素聚积的作用同时存在。在某几个层位上出现元素的高含量(图3-3e)。

图3-3 元素在土壤层位中的分配

(4)微量元素在同一土壤层中粒度不同含量也不一致。耐风化矿物中的元素在土壤中以原生矿物碎屑形式存在,多富集在较粗的粒级中;抵抗风化能力较弱的矿物中的元素(许多金属硫化物中的元素等)在土壤中常呈吸附离子形式存在,一般富集在较细的粒级中。

(5)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概率分布形式多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3.次生晕的形成

是已生成的矿体(矿化)及原生晕,在表生带与围岩一同遭受风化作用,随着矿物的破碎和分解,其中的元素发生迁移,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与成矿有关的元素可以在矿体上方或附近的土壤中聚集形成含量增高的地段,即为次生晕。在次生晕的形成过程中,元素迁移成晕的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机械迁移

元素呈固相(包括原生矿物或难溶的次生矿物碎屑)进行迁移。矿石风化后逐渐由大块变成细小的碎屑,由于剥蚀作用地表面不断下降,风化侵蚀面也不断向下延伸,矿石的碎屑相对地由下层土壤逐渐变为上层土壤。由于风化作用总是从地表向深处进行,相对于上层的土壤,下层遭受的风化作用更强一些,颗粒变得更细一些。又由于水、风等的作用使细小碎屑发生水平移动,越接近地表位移越大。同样围岩的碎屑亦产生上述迁移。

这样,矿石碎屑由原矿体位置向外迁移,矿体附近围岩的碎屑向原矿体位置迁移。于是在矿体上覆土壤中,由于有矿体或原生晕的碎屑的存在,某些元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岩石所形成的土壤中的含量而形成次生分散晕。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晕叫作机械分散晕(图3-4)。

图3-4 风化剥蚀与矿床次生晕形成关系示意图

1—矿体;2—围岩;3—矿石质点

当地面有一定坡度时,重力等作用使地表疏松物向下坡滑动,越接近地面下滑的速度和距离越大,从而使晕发生位移(图3-5)。

此外,重力、冰川、风的作用及地表水的冲刷,还可使矿石破坏后的碎屑被搬运离开矿体一定距离而形成离矿较远的次生晕(图3-6,图3-7,图3-8)。

(2)水成迁移

元素在水溶液中呈分子、离子、配离子或胶体等形式进行迁移。对于金属硫化矿床来说,它们中的许多金属(如Cu,Zn,Fe,Co,Ni等)的硫化物在表生带容易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盐,金属以离子状态转入地下水中。还有些多金属在表生带可以形成可溶性的配离子,如[VO4]3-,[MoO4]2-,[CrO4]2-,[VO2(CO3)3]4-,或与腐殖质形成可溶性有机金属配合物(如腐殖质能与Fe,Al,Ti,U,V形成可溶性的有机配合物)。

图3-5 风化岩石碎块借重力作用向下坡滑动

1—土壤;2—矿体;3—矿石碎块

图3-6 风力活动造成的次生晕

图3-7 冰川活动造成的次生晕

图3-8 冲积锥及山麓冲积物中的次生晕

这些以离子或配离子溶于地下水中的元素,它们或由矿体向四周扩散;或由毛细作用由地下水面上升;或随地下水流动而迁移。在迁移过程中当物理化学条件(pH和Eh等)改变,或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或者被吸附(特别是胶体的吸附)等作用使这些元素从地下水中沉淀出来而固定的土壤中。

有些元素可在水中以胶体的形式迁移,在风化带中常见的正胶体有 Zr4+,Ti4+,Ce4+,Al3+,Fe3+的氢氧化物。负胶体有As,Sb,Cd,Cu,Pb 的硫化物;H2SiO3以及Mn4+,U6+,Sn4+的氢氧化物;自然元素(S,Ag,Au等)。氢氧化铁有时带负电荷。当胶体在土壤层中发生凝聚时,这些金属亦可固定在土壤中。

通过这种方式在土壤中形成的晕称为水成分散晕。前苏联文献中将元素以水溶液(零点溶液)迁移形成的晕称盐晕。

由于地下水的运动,易溶元素可被带到离矿体较远的地下水渗出区的土壤中或湖泊底部沉积物中形成异常(图3-9)。

图3-9 地下水运动示意图

1—雨季潜水面;2—雨季泉水或渗出区;3—旱季泉水或渗出区;4—旱季潜水面;5—矿体;6—次生晕

(3)生物迁移

植物通过根系能从土壤中,特别是从矿体附近的土壤中吸收一些微量元素,如Cu,Co,Ni,Pb,Zn,As,Be,Mo,Fe,Ag,Au,Mn,V,U等而进入植物的各种器官中,当植物的枝、叶落在地面,可使一些元素聚积在土壤A0层中。当这些枝叶腐烂后,所吸收的元素又转入地表水及地下水中,其中一部分又可被植物吸收,一部分聚积在腐殖层中,一部分随地下水下渗到土壤B层中被Fe,Mn氢氧化物或黏土矿物等吸附,使土壤中某些元素聚集形成分散晕,这种晕称生物成因的晕(图3-10)

图3-10 生物迁移成晕示意图

(4)自然电场迁移

自然电场迁移在表生带中金属硫化矿体和地下水接触时,由于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不同,潜水面以上矿体处于氧化带,容易失去电子,矿体带正电,溶液带负电。潜水面以下矿体处于还原带,矿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溶液带正电,从而使潜水面上下矿体之间、矿体和地下水接触面之间、潜水面上下水体之间出现电位差,产生自然电场,电流方向如图3-11所示。在电场作用下,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按实线轨迹运动,在矿体上方将出现一个低含量带,而在四周则出现高含量带。

图3-11 自然电场迁移离子的理想模型

这种成晕机制曾用以解释加拿大某地冰碛物上的次生晕。加拿大某铜多金属硫化矿床矿体产在斑状变晶石英长石绿泥石片岩中,地表为冰碛层形成的土壤覆盖。矿体呈透镜体,长约137m,最大厚度约46m,延深约244m。矿石以细粒黄铁矿为主(85%)其余为ZnS,PbS,CuFeS2及砷黄铁矿,平均品位:Cu 0.3%,Pb 0.6%,Zn 3.2%。化探样品取自B层,分析结果见图3-12。剖面上除Pb外其余元素在矿体正上方表现为低值,而在出现宽阔的正异常。

图3-12 加拿大某地冰碛物上的次生晕

1—绿色片岩;2—斑状变晶石英长石绿泥石片岩;3—矿体;4—安山岩

Pb在矿床上方形成正异常可能是由于生成难溶的PbSO4或者PbCO3,停留在矿体的上方。

各种植被类型的气候,土壤,代表性植物怎样?

全国各省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数据如下:

1、西南部:土壤类型是砖红壤,砖红壤是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土壤在热带季风气候下,发生强度富铝化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而发育成的深厚红色土壤;

2、长江下游及西藏南部:土壤类型是红壤,红壤是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而形成的;

3、我国北方地区:土壤类型是棕壤及褐土,是由于半湿润暖温带地区碳酸盐弱度淋溶与聚积,发生了次生黏化现象而形成的;

4、新疆中东部及内蒙古西部:土壤类型是温带荒漠土,土壤的组成与母质近似、有机质含量甚微、具有龟裂化、砾质化和碳酸盐表聚;

5、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宁夏至西宁狭长地带:土壤类型是黑钙土,特点是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量大于分解量,土层上部有一黑色或灰黑色肥沃的腐殖质层。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

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内陆)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单峰驼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松鼠,黑熊 棕壤

褐土

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