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人觉得六爷很有味道吗(风声)影评

2.急求一篇**《风声》的观后感,字数大约在1000至1200字左右,不要影评。要有启发之类的,谢谢...

风声影评电影_风声影评3000

(一) 在一部影片中放上好几个主角,或者处处设置悬念,这些都是好莱坞的做法。 很明显,中国的观众老是被中国的表演者往好莱坞观众的道路上塑造,奇怪吗?不奇怪。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包括你我,谁也别想谦虚——都喜欢做这样的事情: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时候,没办法让自己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或者没办法让自己满足的时候,就去从别人身上想办法。所以,我常说,“间接”这个鸟词其实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人类世界,这是最无敌的发泄方法或满足发泄的方法。 你别装不理解或不知道。 作为差不多属于同一时期上映的影片,《风声》从头到脚都比《建国大业》好,好得没板没眼。如果没人反对并且有人执行的话,我情愿把这两部**的名字换一下,咱都是有点知识、懂点历史的人,还努力学了点儿哲学和文学,掌握了些辩证法和审美判断力,你想啊,到底建国何以大业?到底风怎么就成声了?咱心知肚明,对不?因此我才冒昧冒失冒汗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小心说出换名称的想法,您如果是个有心人,也别计较,就当我今天发烧。 我是个善于发烧的人吗?笑话。 看完**,走在离席的台阶上,我说这片真像好莱坞剧情片,不管是剧情还是**模式,甚至演员的有些举止神情,都真的真的真像。 你可以看出模仿的痕迹,而且如果仔细一点的话,甚至直接能摸出模仿的车辙来,但是你绝对会为中国**界出现了这样的**而感动,就像某个艺人经过十年努力打拼拿到小金人时所说的那样:真是太他妈不容易了。 别笑,通过这种方式来成就出一套成功的**模式,这本身就是**发展的一种比较光明正大的道路。这其实就像你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叫开拓创新、沿着别人的脚步往前走叫不走弯路一样,中国很多深厚不可见底的东西是老先人开拓创新而来,而现代科技发展的很多方面都是在西方道路上不走弯路而来的,对于“前进”和“发展”这种高尚又抽象的事情来说,这些都没有任何问题。当然也不能否认,有很多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自不量力的小憋们喜欢说:嗨,怎么都是人家的啊,咱要有志气,不用他们的,我们来研究,不是更好吗。你看你看,这体现的是多傻的思维啊,既然有了现成的饭,你还去另做,你是傻呢,还是以为自己米多呢。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要强调“自主研制”是因为人家不想把技术和水平泄露出来,咱也搞不到手,只能自主研制了,一旦自主成功,比如“飞天”航天服,咱还可以有个独一无二的牛逼,并不是像傻蛋们想的那样,别人要你学,教你会,你还自命清高地来“哼哼”两声嗤之以鼻,你以为自己是谁呢,而且这也不是中国人谦虚好学的风格呶。 因此,《风声》受到的质疑和批评有一小部分居然针对的是“模仿”这个角度,我真想对写这样的影评的舞文弄墨者说,去你的吧,人活着是不带这样傻的。 (二) 还有酷刑的事情。观看者不能否认,《风声》有好几处能够引发出笑声的地方,但是同样不能否认的是,还有一处能引发哭声的地方。 我说的哭声不是眼一眯嘴一咧大哭的意思,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你很明白,在看到所有与人伦、与人情、与人性、与人格相悖的事情发生时,你什么感觉?对了,就是这种感觉,不是流泪但是想哭的感觉,娘的。 话说回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感动是因为和谐,还有多少崩溃是因为残忍?其实社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感动和崩溃都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很多感动都是因为受人以恩了,很多的崩溃都是受人以害了,说穿了就是与个体有关而与整体无关,所以当你看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后还能敏感地触动几下的话,你就还算真正的健康。 酷刑古已有之,因为它本身就是野蛮世界观的产物,而人类虽然到了今天仍然会偶尔野蛮得不像样子,但是还得承认,人类在形体上最野蛮的时候是在几十万年前——言外之意就是人类在精神上最野蛮的时候要属当下了,谁都别想狡辩,也因为这个原因,人们都喜欢说:生命很脆弱。 有时候,生命很脆弱是因为酷刑很酷。 如果单从创意这个角度来讲,发明酷刑的人都应该能获得个诺贝尔奖,比如《风声》中吴刚演的六爷,给他个诺贝尔化学奖绝对对得起瑞典科学院的傻蛋元老们,你觉得呢? 《风声》向我们展示了最残酷的几种刑法,惊天动地吓人。同样是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人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一点没有夸张。英达饰演的金生火对王志文饰演的伪军特务处处长说:我知道你的手段,那是生不如死啊。所以,一个万分怕死的人选择了一条万分勇敢的道路去死,很聪明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年汪伪不可能存在下去的理由之一。只是不清楚这到底是导演的聪明呢,还是麦家这位红日正中天的作家兼编剧的聪明。 在整部**中,谁受的刑法最残酷呢?当武田拿起工具,一本正经地把凌辱抛向手无寸铁、赤身的李宁玉时——此时的武田不光是,还有坚定,一种做违背人道主义的错事时还具有那么坚定的态度,大日本当年真他妈帝国;当荆棘绳像鬼子一样流窜在顾晓梦的时,谁受的刑法最残酷?是她们吗?还是亲爱的各位观众您呢? (三) 我向来有个习惯,就是不喜欢单刀直入地说别人都在说的事情,这叫“掺和但不瞎掺和”。你瞧这不,说了半天《风声》,也只说了两根毛而已,这就是例证。有人叫我话痨,说我十分能说,十分能写,我说:,真能误解我。也有人说我半天打不出一句屁话来,说我内秀得紧,我说:,真能误解我。 嗯,我只是想告诉人们,你对某些东西或者人没个十年八年的接触,千万别轻易说你了解什么了,这是不成熟不明智的表现嗨。哈哈。 其实我就是想问一下:风声到底是个什么声噻?到底是个什么声?

没人觉得六爷很有味道吗(风声)影评

暧昧 看完风声,我总在想,如果再暧昧一些会怎样呢? 可怜的小白,第一个被整死,本来是个白嫩的小青年,却惨死在混浊的污水中。 前一天还磨着指甲,唱着小曲,却突然成了具遍体鳞伤的尸体,可悲啊…… 但更残忍的是罩着小白的张司令,却在生死关头选择保全自己,把小白往死里抽。小白都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了,惨惨地趴在池边恳求张司令,却换来一顿毒打……那一幕我差点儿就掉泪了。但可能是我有点儿腐女吧,总觉得张司令是不是在外型上应该更年轻英俊一些呢?或者说在下手之前再留恋一下,再挣扎一下,会不会更揪心呢?如果再暧昧一点儿,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为保全自己而背弃感情的痛,会不会更深刻呢? 变态的特务处长,每天对人施暴,用恶心残忍的刑法逼供,简直禽兽不如。但这个人,却半夜站在顾晓梦门口,塞给她一盒日本点心。而在她用刑的时候,也意外表现出了一点儿仁慈。顾晓梦受可怕的‘绳刑’时,他竟然侧过了脸,甚至喊停。而最后王处长一枪打死了顾晓梦,也算是给了她一个解脱吧! 我算了一下,片中大约有7处表现了一点儿特务处长王田香对顾晓梦的暧昧。最先开始大家进裘庄的时候,顾晓梦最后一个入门,王的目光在她那里停留了一下。第一次分别审问的时候,顾晓梦和王之间有个小小的互动,来了一个lie to me(韩国大使那一集里面)式的掏问。再到之后,有一场王拿着望远镜看动静,结果在顾晓梦身上停留了许久。顾晓梦去揭发吴队的时候,两人也有单独的接触。但总体来说,表现的还是很抑制,这暧昧并未成为推动剧情的因素。 如果再暧昧一点儿,会怎样呢?是不是能够让层次更丰富呢?也把王这个角色更强化一些?《色戒》中梁朝伟也是类似的角色,但没在酷刑逼供上做文章,而是通过他的压抑来推进。再恶毒的人心中都有爱,但那个时代吹捧了残忍,打压了感情。《色戒》用个人和时代的矛盾,道出了感情的复杂和无奈,赚足了眼泪。但毕竟《风声》不是《色戒》,主题是抓鬼,参与进来的每个角色都要有戏。如果在一对人的情感上太下功夫,势必会破坏平衡,也有些偏离大爱的主题,确实有些不好拿捏。 黄晓明扮演的武田很帅,似乎对片中的两个女主角都有点儿意思。见到李宁玉的时候,就来了一个久仰,后来又把人家拉去密室脱光了衣服。不过说老实话,那一场我真是有点儿搞不懂。难道那尺比比量量就能搞定秘密?把人衣服脱光了,就能摧毁意志?武田手里拿着一本英文的解剖学书,还有成套的精美手术刀具,想必业余有研究吧!确实,日本人大多有股轴劲,容易搞偏门爱好。但他从李宁玉的面相看性格,这应该是颅相学(phrenology)范畴吧,或者说他对看相有研究? 之后的户外聚餐上,李宁玉醉酒后说,她是堂堂宾西法尼亚大学的高材生,不是。难道那晚除了测量身体之外,还发生了其他事情?接着,她还把剩菜泼在了武田身上,武田也没把她怎么样。同时,武田也说她脑子里只有那个话剧演员,并排除了她是老鬼的可能,有点儿牵强吧。 而武田对顾晓梦,只是在她受刑了之后给她披上衣服,然后把她抱走了,态度有些暧昧。 我在想,其实导演给武田布置了很深的个人背景,家族里有战场上的逃兵,于是总觉得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又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他心理多少有些病态吧!如果再暧昧一点儿,武田这个形象会不会更丰满呢?如果他对暴力和施虐有特殊的理解,而对美好的女性又心存怜爱呢?也罢,搞不好就成cult片了。 也许上述的那些暧昧就这样挺好,再多一点儿或者再少一点儿都会有偏差。 但我个人始终觉得顾晓梦和李宁玉之间的暧昧还没到位。我并不是说想把两人搞得有点儿拉,但总觉得两人欠一点儿感情上的交流。

也许是李宁玉一心想着他被捕的男朋友吧,对顾晓梦的热情并不上心。顾晓梦望着李宁玉深情地说,玉姐,我就是看你特别亲,可惜玉姐没太搭理。片中顾晓梦倒是对李宁玉含情,周迅演得很细腻,常常给出温暖又灵动的眼神,只是差点儿互动。 表面每天喝酒作乐的顾晓梦,其实默默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却无人倾诉。也许女女之间说不清又无比亲密的感情,是她唯一的出口吧!顾晓梦一直缝着那件旗袍,把那些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绣成了密码,一字一句都流露着对李宁玉的感情。就像顾晓梦说的,我一直把你当姐姐看…… 其实在《风声》中,我一直期待有些许真情闪烁在残酷的刑罚中,因为真正动人的从不是事,而是情。鉴于其他的暧昧似乎都无法发展,我始终觉得两个女主角之间为什么没有再多一点感情呢?那样的话,李宁玉在知道了自己一直都是在被利用,仍然不想揭发顾晓梦,是不是更有感情上的奠基呢? 2.牺牲 无疑,顾晓梦是《风声》中最大的牺牲者。一个富家女,家族还跟汪精卫有关系,明明可以生活得很安逸,却选择做。她放弃了一个年轻女孩应得的享受,承担危险和压力,只为正义。 那个年代虽然残酷,却有许许多多像顾晓梦一样的同志,为民族牺牲了自我。 也许因为是吧,我总觉得片中顾晓梦也很地下。酒吧里的那段,顾晓梦在后面跳舞,大笑大叫还被人抱着翻了跟头。她所做的一切营造出了欢愉的气氛,更加衬托出了李宁玉的孤独和感伤,她独坐吧台,为了小爱黯然流泪,和顾晓梦的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和吴队的秘密接头过程中,也有李宁玉夹在中间,顾晓梦在阴影中俏皮地说,等出去了,我请大家喝大酒。 李宁玉说要去揭发顾晓梦的那一场,也总是看不清顾的脸。要不就是镜头在两人的侧脸间来回摇,要不就是顾在暗区,总觉得看不清表情。不过还好,顾晓梦同志的手也很会演戏,从烟和手的关系中我也读到了她的心理活动。 最要命的是,顾晓梦那段感人的独白后,接上的是李宁玉的月下回眸,乱世佳人一般的造型摆稳了之后,顾晓梦在灯下缝裙子的镜头才出现。唉,啊,永远是背后的英雄…… 再说一句,总觉得摄影师没把周迅拍好看。记得《画皮》中她多漂亮啊!再加上她生动的演技,把一个妖都刻画得爱恨交加。《风声》中她依旧演得自然又不失细节,有些演员是靠技术演戏,但她绝对是投入角色的。也许是摄影师爱上了吧,各种特写拍得美丽动人,推拉也是饱含情感。 话又说回来了,顾晓梦是,也许导演设置就是不要拍得太美,藏一点儿,是为了整部**。而且《风声》说的是大爱和小爱的关系,顾晓梦代表的是大爱,看懂了,也就不介意小小得失了…… 当然,除此之外,中医也做出了牺牲。 看完了这片子,估计很多人都不敢去扎针了吧!但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听我说一句,只要大夫没问题,扎针其实不疼。 为了**,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刑罚,我觉得挺好的,只不过有点儿委屈了中医。 吴刚老师演得太精彩了,短短的两次出场,就演出了一类人。他扮演的六爷,一副中国人的打扮,却毫无民族感,用中医的方法折磨同胞。他满脸笑,见人点头哈腰,典型的奴才相。六爷所代表的,正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式败类。 所以,吴刚老师也牺牲了,这个年头,已经很少有人这么无私地去演坏人了。 另外,我对片中的几处有一点儿疑问。1. 女红的正确读法应该是,nǚ gōng,这个一百度就能知道了,李宁玉她怎么就能读错了呢?这无疑是一处有点儿遗憾的硬伤。 2. 此外最大的疑问是香烟:闪回的时候,吴队递给顾晓梦一根自己的三炮台烟,作为举报的证据。记得那时顾晓梦用沾了泥巴的手接过了烟,把它捏黑了。但交给王的时候,又是干干净净的。 而李宁玉去举报顾晓梦的时候,手里捏着一个三炮台的烟盒。当时吴队明明只给了顾一支烟啊!而那之后,吴就被拉去受刑了,根本没有机会再给顾烟盒。而用烟举报的,应该是当时才决定的,之前也没有筹备,烟盒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3.还有顾晓梦受刑的时候,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裙,到被武田单独审问的时候换上了旗袍。武田还给她穿上了衣服? 顾开手铐的针又是从旗袍里拿出来的,不知道这穿旗袍是不是为了那跟针呢? 4.吴通过哼唱传递信息那段有点儿悬,第一他怎么就知道会有能听懂的同志在场呢?密码还是很复杂的,被整成那样了,还能弄清楚,难道真的不是凡人? 顾晓梦把密码绣在了内衣上,求死想靠尸体传递情报。但人都整成那样了,内衣还能完好无损吗?尸体出去总得要登记走程序吧,那岂不是错过了时间?而且就算按时出去了,我党的同志是否能够接应呢?估计都忙着要去准备刺杀行动了吧! 5.多年后,吴队跟李宁玉说,那件旗袍上有顾晓梦留给她的话。而那天他和顾在手心上比划了之后,顾就开始说,你那天掉了跟烟……接着两人还在说着,老王就进来把吴队给揪走了,没时间说旗袍的事情啊。 再说李宁玉是专门搞密码的,自己旗袍上绣了些码,这么都年都没发觉吗? 6.李宁玉的旗袍一直在被顾缝,但缝好之前她半夜被武田叫了去,还穿着那件旗袍,当时是被直接拉去裘庄的,什么也没带,难道还破着口,插着针就穿上了? 7.那个瘸子很神,又贴告示,还能混进裘庄,而且一直都没被捕。武田不抓他,说要放长线,因为他可能并不直接认识“老鬼 ”。但后来老鬼都圈起来了,怎么还是没抓呢? 8.小白死了,张司令说,小白临死的时候说,他是被嫁祸的。这样就可以断定小白是被冤枉的? 万一他就是宁死不屈呢? 9.金生火吞枪了!这么胆小怕事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吞枪了呢?这里来得有点儿突然,况且进裘庄的时候难道不该收了枪吗? 10.12年,我国对锡兰的称呼才更名为斯里兰卡,《风声》的历史背景是1942年,可片务处长却说道:“……这是一种来自斯里兰卡的香料,八妞最喜欢了……”接着大狗扑上…… 上文的内容并非是说这部**不好,而正是因为觉得很好,才细细研究,挑了一点儿刺。 风声我看了两遍,一遍和朋友,一遍和家人,每一场下来都有生动的讨论,似乎很久都没有这样的气氛了。 我暗自欣喜,终于可以在国内院线看到有劲的**了。

急求一篇**《风声》的观后感,字数大约在1000至1200字左右,不要影评。要有启发之类的,谢谢...

一副汉奸嘴脸

进出鬼子窝

那是一路弓弯腰笑眯眼

也不分贵贱 不管是鬼子兵还是伪军同等待遇

阿谀奉承不难

难得是对谁都奉承

这种人不是太傻就是太鬼

从六爷的一身手艺看

他不傻他是城府得鬼精的人物

“好久不见啊,吴大队长”说完边退到桌边还边做了个稍等我勿急的手势,何等变态。

但到了桌边,一回头,脸上的表情却有了一丝变化或者说僵硬,而后复又挂上那副笑嘴脸。很值得玩味儿,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

这是个内心并不简单的人物

给针上药时那一副过瘾暗爽的表情

抬头那一句“轻松~”配上一脸如寻常医生哄病人的表情

“轻松啊 大队长”

这是个骨子里变态的人物

好吧

六爷他也就这么短短几段戏和台词了

但我觉得他很抢戏也很入戏

整部**里的其他演员不是没有亮点

比如苏有朋的角色设定就很惊艳

比如李冰冰(题外话,个人觉得周迅在本片中的演技差强人意,尤其是到了最后审讯她的那几段戏)

也许过个若干年再想起这片

回忆**里的人物

我脑海里掠过最鲜明的角色是六爷

这**真正的力量在于影片谜底全部揭开之后的回味,当明知道自己所面临的一切还要做出如此选择的话,牺牲的意义更加被凸显出来,前面所经历的磨难也才更加值得人去尊敬。

一部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的群星戏。其中感觉发挥最出色的是周迅,她是天生的演员,一张灿烂的笑脸背后藏着无数种表情,我们真庆幸能看到她的表演。太自然太没有作戏的痕迹了。从去年的画皮,李米的猜想到现在的这个角色,她一直带给我们不断的惊喜。最温吞是黄晓明,虽然是男主角,但他的角色可发挥余地实在不大,连李冰冰的戏都演的那么没。应该说演一个变态他太在意自己的形象,观众是否能接受吧。演的时候很有保留,我看的时候觉得他不够变态,不够深沉,换个演员来演可能效果更好。李冰冰在**中全裸上阵,任由黄晓明全身抚摸作研究。这场全裸被研究的戏份,在培养情绪方面比起拍戏更困难,“这场戏需要表达屈辱、无奈及不情愿,但又不能反抗,比更难受!对演员也是极大的挑战,她把一个女人受虐时的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状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英达的角色应该算是发挥正常,太出彩反而抢戏了。张涵予的表演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的,我知道他是配音演员出生,所以他的声音非常有磁性,很有辨识度。即使是做旁白也能让人过耳不忘。唐山皮影戏唱的味道十足,肯定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苏有朋敢接这样的戏,也算是演艺道路上的一次华丽转身吧。他的娘娘腔有做作,娇情的成份。不过影片中为数不多的笑点还是集中在他的身上,看到当年看上去很青葱的五阿哥如今杀鸡般地哀号,有点恶搞式的快感。客串阵容还是比较强大的,最好看的是吴刚扮演的六爷,他对张涵予用刑之前的那一段话简直太有戏了,他对待酷刑的科学精神让他的笑容显得毛骨悚然,在他的眼里,他面对的不是一个生命,而只是等待着他去摧毁的一段肢体。当他说:张涵予不是个凡人的时候,其实他已经说了实话。老枪在哪?他答就在这里。只是当时我们都不知道,他就是老枪。

敌人永远不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种精神。看了这部**,我总想着我们祖辈们太了不起,经受太多我们无法想象的苦难。而现在的我们,动不动无病呻吟,不关心国家大事,总为自己的小事郁郁寡欢。我们就是缺少了一种精神,人活着能留下的也就是这点精神力量了。如果把我放进戏里的年代,我又将扮演哪一类型的角色呢。这部戏从头到尾我没有哭,只看到了希望。我喜欢这部戏,比起南京南京来,喜欢的太多。同样是历史,却带给我们可以承受可以思考的东西。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英达的角色,扛不住的时候就自己了结了自己的生命。他永远不知道谁是老枪谁是老鬼。中国人是如何把日本打回老家的。张涵予所扮演的角色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又有几个人可以承受呢。李冰冰的角色倒是比较接近平凡。大多数女人在遇到变态时的反应,估计就是她表演的那样吧。周迅的角色更觉得伟大,她单薄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如果那个日本人用对李冰冰同样的方法对待她,她又会如何表现呢?我想她还是会用无比灿烂的笑容演出视死如归的气魄吧。当生死都变得不重要了,哪还有什么更重要呢?她是在用她的身体传递信息,她成功了。影片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