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鬼子来了日本票房

2.《鬼子来了》 :那个“我”到底是谁?

3.求一篇任何**的影评

4.《鬼子来了》这部剧说明战争是否是文明的崩盘?

鬼子来了豆瓣电影影评_鬼子来了影评主题影评怎么写

不管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改编的,就算是真实改编的也会有艺术成分在。但是里面的故事足够让你感受到他的真实性,这种事情确实是可能发生的,这种类似的事情必然是有的。我们以前的人民可以那么的善良和愚昧,日军是残酷的,国军讲的是国际友谊罔顾人民。

想想90年代左右的**,鬼子来了,红高粱,活着这类的,对社会和人性都有着深刻的反思,而现在...中国只有所谓的大片,而没有人片。

鬼子来了日本票房

译名:Devils on the Doorstep

导演:姜文

原著:原著:尤凤伟(《生存》)

编剧:述平、史建全、姜文、尤凤伟

主演:姜文 饰演村民马大三

姜鸿波 饰演年轻寡妇鱼儿

香川照之(日) 饰演日军俘虏花屋小三郎

泽田谦也(日) 饰演日军陆军队长酒冢猪吉

类型:战争/剧情

片长:162分钟

抗日战争末期,故事发生在河北山海关附近的一座名为挂甲台的偏僻小村。一天夜里,有人把两个装着俘虏的麻袋押送进了村民马大三的家里,其中一个是日本兵,另一个是翻译官。本来答应好了八天以后来取人,结果此后再就也没有音讯……

这两个俘虏在村子里关的时间一久,村民们便商议将二人处死,以避免麻烦。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决意以死殉国,而翻译董汉臣则利用语言上的障碍争取求生的机会。在多次试图处死两人未果之后,村民们认定他们命不该绝,就一直把这两个俘虏秘密关押在村里。

六个月之后,花屋小三郎决定报答马大三和众村民的不杀之恩,提出与村民完成一笔交易: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译送还给宪兵队,而日军方面则以两车粮食作为交换条件。在马大三的主张下,经过一番商议,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条件,并且签字订约。众人一并护送两个俘虏返回宪兵队……

精彩影评

虽然获得戛纳国际**节评审团大奖、夏威夷**节Netpac奖、日本每日**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荣誉,但作为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鬼子来了》在立意取向、价值观念方面与国产主旋律**严重不合拍,所以仍被官方毫不留情地封杀了。该片让投资公司血本无归,导演姜文也吃了不少官司,不过,我们必须承认《鬼子来了》是所有反映“战争与人”主题的国产**中最有突破性贡献的作品,随着时间推移,影片价值会被更多的后人所认知。至少截至目前,还没有哪个导演敢于像姜文那样勇闯“禁区”,拍出真正震撼人心的力作。

《鬼子来了》故事取材于作家尤凤伟的《生存》,拍成**后改动较大,原著着重描写“军民奋勇抵抗侵略”,而影片则提炼“农民愚昧”、“战争荒诞”一面,笔锋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尤凤伟打官司时曾指控“**对原的创作主题、故事细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扭曲窜改……这种行为破坏了原作完整性”,其实正因为姜文导演一番大刀阔斧的改动,影片才有了开掘人性的深度

《鬼子来了》 :那个“我”到底是谁?

鬼子来了日本票房30-35亿日元。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鬼子来了日本票房30-35亿日元。《鬼子来了》在日本的票房约30-35亿日元,合人民币约1.8--2.2亿人民币。鬼子来了》这部影片由中国合作制片公司出品,华亿公司、华谊兄弟公司、中博时代公司联合投资制作,是一部地道的国产影片。

求一篇任何**的影评

2000年5月21日,法国嘎纳,第53届戛纳国际**节的评委会大奖颁给了一部中国**——《鬼子来了》。

只是,这部**从未在国内上映过。

导演姜文,同时也是主演之一,这是他完成于1999年的作品,直到2002年4月27日,才正式在日本公映,并获得日本“每日**奖”评奖的最佳外语片大奖。

关于此片,争议颇大,我并非专业的影评人,此文纯属个人观后感,所谓看部**写篇文,算是练练笔吧。

**是在一段标志性的配乐里开始的,关于这段配乐,目前可以找到的解释是 其 由崔健、刘星、李海鹰制作,其中经典的军乐来自日本海军的《军舰进行曲》,轻音乐则选用了刘星音乐专辑《一意孤行》中的许多音乐。bgm在全片出现过好几次,每一次都自有其深意。

影片的背景设置在抗战时期,地点是河北省一个叫挂甲台的小村落,主人公名叫马大三,是一个淳朴的中年农民。全片除了日语之外,就是方言,很是符合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给人一种纪录片的感觉。

**是用黑白胶片拍摄的,这种黑白无的强烈对比让人不由地想到了《辛德勒的名单》。

**从开始就给观众设置了一个悬念,那就是:

“我”是谁?谁是“我”?

那个神秘的“我”自始至终都未正儿八经地在镜头前露过正脸,但他却贯穿于影片的始终,存在感极强。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男女主角正在炕头上,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敲门声,于是出现了一番奇怪的对话。

马大三问那人是谁,连问了两声,收到的回答皆是一个“我”字。

“我”是谁?

马大三好奇地打开了房门,但还没等他看清楚门外那神秘人的脸,一管乌黑的枪口便抵住了他的额头。

那人叫他护着眼,他急忙照办。随后一个袋丢进了他的屋里,那人说让他先帮忙审审,他三十晚上过来取人。他又照办了。

于是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年三十,农历新年。

打开袋子,马大三愣住了,里头竟然装着俩大活人。他自个儿拿不定主意,连夜跑到他的五舅姥爷家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五舅老爷是村里的主心骨,大家都听他的。村民们商量后决定先审审那俩人,一个翻译官,一个日本兵,五舅老爷还做了详尽的笔录。

审问结束时,马大三特意提醒五舅老爷:

无奈那俩人一问三不知,那神秘人的身份便成了个谜。

村民们本以为三十一过大就就都平安了,不想事情并没有这么快结束,说好取人的“我”迟迟不来,麻袋里的俘虏成了两个烫手的山芋。

杀了吧不行,那就先养着吧。善良的马大三下不了狠手,他把两个俘虏藏进了长城里,每天定时去送饭,不想这一养就是大半年。

在这期间,马大三没忘记那个“我”,那个给他留下了阴影的“我”,他还一直在等那人再次出现,以至于一个敲门声就足以令他神经绷紧。

他紧张兮兮地打开门,然而来人并不是“我”。

他惶惶不安地吐露心声:

接下来,便是悲剧的开始。

天真的村民并没有意识到灾难的降临,他们友善地护送两个俘虏返回了宪兵队。

于是,一场大开始了。

值得注意的是,那时日本人早已战败,密苏里号上的签字仪式都举行了,向全世界广而告之。

马大三最后是死在那个他养了大半年的日本兵手里的。

他的那一瞬间,世界没了声音,画面却有了颜色。

身后的看台上,是一群冷漠的看客,能想象得到他们的表情,都是一样的麻木。

实在讽刺。

马大三的头颅在地上滚了几圈后才停下来,他的眼珠又转了三圈,仿佛在想些什么。

他好像还笑了一下,只不过表情有些狰狞。

这是最后一个镜头,随后,日本海军的《军舰进行曲》响起,**结束了。

然而,鬼子还没走。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神秘的“我”究竟是谁?

你问我啊,我也不知道。

关于这部**的影评有很多,我想在这里摘选一段知乎答主孔鲤的评价作为结尾:

“七十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了,日本鬼子走了,可我们心里的鬼子还在。”

“这部**里的每个人,心里都有鬼子。”

注: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张一程

《鬼子来了》这部剧说明战争是否是文明的崩盘?

让飞 集黑色幽默 动作 感情等于一身 很好看

让飞》的一些暗线,隐喻,野心和吹捧。 姜文拍**,也图个被认同。他的四部风格各异的**,都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每一个片中的“我”,包括夏雨演的,都是他内心的部分投射。其前三部**表现出来的选本、选角的眼光,节奏、镜头的把握,讲故事谈思想的水平等硬实力,在吾等小青年心中已然封神入圣。但姜文不满足,他追求更广阔的认同。《鬼子来了》被禁,《太阳》票房不佳,这些不认同的声音在姜文心里絮絮叨叨挥之不去。

两年多后,姜文射出来的,是经过精心构化,寻求破局的。他的野心是得到同行,大众,小青年,大神和官府共同的认同。一言以蔽之:

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赚了。

我从没见过国产导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这野心听起来又如此的不可实现。同行是冤家,小青年想脱离大众,大神要高于小青年。 最重要的是,官府认同的,小青年和大神就不认同。大众同行还算容易同时取悦。但小青年,大神和官府这三群,在态度上冰炭不容。

现实正是如此,在官府放行,喉舌大赞之后,**自身素质迅速赢得了同行和大众的青睐。 广大小装青年们在短暂的观望后,看到宁财神同学的一句“姜文王朝来了!”后立即拜倒投诚。罗永浩,今何在等大神迫不及待地跟跳出来,“日,评价这么高,不至于吧。(这**没啥思想啊)”,“下次拍个更有追求的**”,“你们到底为什么激动啊”。 更极端一些的人开始咒骂,“姜文背叛了我们背叛了理想,腐化了拜金了追求票房了”。“站着,也能挣钱”这种事在他们眼里是没门的。 “你媚俗了大众,让大家都看的懂,你就已经跪下了。”“你媚俗了官府,不玩政治讽刺了,你就已经跪下了!”。

连我这个不合群的小装青年,看完后也充满了疑惑。前两小时被导演带着高速狂飙,爽透了,结尾的节奏变化却让我无所适从。张麻子打倒了黄四郎, 最后却一无所得,兄弟女人也离他远去。他骑着白马缓缓离去的场景让我十分落寞。虽然最后的那场“起义”倾向危险…但这就是姜文**里想说的么?

呼啸而来,透体而过,我却没一点感觉,好像没打中一样。搞的我连影评都不想写了。

姜文说:“让飞一会儿”。

**的开头,张麻子对着白马开了一枪,这枪瞄准绳结,打中却不打断。白马继续跑,绳索已不能吃力。让“飞了一会”,绳索终于断裂,白马才四散跑开。**的结尾,姜文对我开了一枪。 白马在我脑中奔驰一夜一天,绳索终于断裂, 我才舒服了。

如果你看见了那思绪拖出来的暗线,就会明白宁财神说错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到来”

影评这么多,吐槽点最多的就是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了。这个地主恶霸,说单词,玩“介错”,还总要拽拽文,钱也多的离谱。这些特质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开暗线的线索,就在于这些“不合理”。 影片的暗线,几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姜文专辑看《让飞》《鬼子来了》《太阳》的朋友可以到锐影网.ruifilm 。

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1920.

葛优演的马县长,在刚进鹅城不久就说:“不好,我们来晚了,前任县长已经把税预征到90年后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发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问题2:黄四郎只是个地主恶霸么? 没那么简单

黄四郎交给麻子(胡军)地雷时,说了很多:“北中国我不知道,但这种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第一个在辛亥革命时炸了第一响”;“惊天,动地,还泣鬼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这1910年才生产。 黄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么型号,还拥有唯一一颗双胞胎地雷。 请问,黄四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黄四郎参与了在武昌起义的核心策划,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革命党!不信?下面还有佐证

问题3:张麻子只是个土匪么? 当然不是

**里很明白的说了, 张牧之,早年追随松坡将军(蔡锷),17岁时即为其麾下队长。是讲武堂出来的(考虑到蔡锷,应为1909年成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蔡锷在日本死后(1916),张牧之回国,落草。

蔡锷何人?高徒,民国开国元勋,护国军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20日,蔡锷就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响应革命。1915年又发动护国讨袁并取得胜利。张牧之早年即追随他,也算是 辛亥革命党对老资格。

张牧之和黄四郎还曾是革命战友? 影片给出了明显的线索

问题4:1900的一面之缘?

张牧之与马邦德赴黄四郎的鸿门宴时, 黄四郎说。“20年前,我和张麻子曾有一面之缘”。从影片可以看出,黄四郎一开始就知道县长就是张牧之就是张麻子。这句一面之缘,是他刻意点开的敲山震虎。影片确凿的发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00年。

黄四郎和张牧之在这一年见过面?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我们继续从张17岁当上蔡锷队长入手。

问题是,张牧之现在多少岁,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锷的呢?

蔡锷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时务学堂的老师唐才常德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回国后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练兵。

如果张是1904年后见到的蔡锷,那么1900年时张牧之不超过13岁。 这样的孩子不应引起黄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时33岁,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锷活到此时也不过三十七岁。 1899年之前的蔡锷不过是个16岁不到的学生,虽然已经声名不弱,但也不至于配个队长吧。 张蔡相逢,应为1899-1904年蔡锷留学时发生。17岁的张牧之,又为何会给一个留学生作队长呢?

查了一下,1900年时,唐才常策划在武汉发动“自立军起义”。 蔡锷闻讯即回国响应老师。但唐看他年纪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后来唐才常被张之洞拍平, 蔡锷身在湖南躲过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实这时候他才改名叫蔡锷,才去学军事)。我以为,张牧之当上蔡锷队长,正是这一年。 估计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锷一个人走,派了张牧之这个同龄毛头小伙子,给他当的保镖--”队长”(估计是光头小队长)。 这样算,1920年影片发生时张牧之37岁,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黄四郎会在1900年认识张牧之,两种可能。1是黄也参与了自立军起义,在武汉或者湖南见过蔡锷与张牧之。 2是蔡锷把这个小战士一起带到了日本,然后在日本和黄有过一面之缘。

我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黄四郎和张牧之,显然都在日本混过不短地时间。

问题5:张牧之黄四郎都混过日本? 应该是,他们都对介错很熟

先来介绍一下介错:

日本人不爱上吊爱切腹,他们觉得切死自己挺光荣的。 但切腹挺难操作,一刀捅进去,一时死不了还特别疼。身体倒得七扭八歪,挣扎起来满地的血,死相难看,特别不体面。故很多时候切腹者会让一个信赖的朋友当「介错」。介错人手持长刀站在其身后,在自杀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间砍下他的脑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错就相对冷僻。 更别说在没网络和电视的1920年, 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相当熟悉的人,根本说不出这俩字吧。

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要是这三个人供出我来,我就切腹,请兄台当我的介错”。 张牧之说“你搞错了,介错人用的是长刀”。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待过相当长的时间。 尤其是黄四郎,好端端的中国人没事谁能扯到切腹去。张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为1904年蔡锷回国后就没怎么去日本(其实我也不熟,蒙的),作为蔡锷的队长,张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锷病重去日本治病,当时张牧之一定跟着去了日本,但估计这段时间他可没兴趣研究什么切腹。何况11月初蔡锷就病逝了。

回答了这5个问题后, 我们重新看黄四郎这个人。 他留过西洋,也留过东洋。说话爱拽文,冒成语,国学功底算不错。你若把他看作一个土财主,这些设定显然有很蹩脚; 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 那些设定就很恰当。

黄四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财主。 他是一个腐化的前革命者,现当权派。 在鹅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总结一下暗线:

1900年,张牧之追随蔡锷到日本,并与黄四郎有一面之缘。

1900-1911年,张牧之和黄四郎在同一个革命阵营,但无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 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牧之也算核心成员。

1911年-1920年.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他投靠了实力军阀张敬尧(还是张宗昌? 其实我没听清楚。 总不能是张孝准吧)这座靠山后,愈发肆无忌惮,横征暴敛,更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其财。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张牧之,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 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牧之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

1920年, 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开始。张黄斗法,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鹅城起义,胜利后张牧之分文不得,心爱的女人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走了。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别的man抗走了。

这就是姜文在此**里内藏的政治隐喻。 谁会投入革命?蔡锷这样的英雄会,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会,但最后得权的一定是袁世凯;张牧之这样的爷们会,黄四郎这样的投机者会,但最后得利的一定是黄四郎。 当张牧之再次掀起鹅城革命,他不为财也不为权,不为女人也不为大众。他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如果你们觉得这个隐喻还不够过瘾, 鸿门宴上还有句台词。“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谢绝联想,请勿跨省)。

问题6:姜文要干什么? “让飞一会”

解决了前5个问题,我们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时取悦小装,大神和官府三个群体了。 那就是打时间差。这是一部让飞一会儿才能被解读出的**,中的火药藏在喜剧和商业的外壳之下,躲过了官府的剪刀手。 他若明白无误的指出黄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统治阶级的恶棍,配合最后的“鹅城运动”,那这片死的绝对比宁浩的《无人区》还惨烈。等飞完,官府醒过神儿来,影片都下映了。

从技术手段来说,姜文为追求这个飞一会儿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将每一条重要的线索后埋一个包袱以转移注意力。 比如张牧之刚刚自陈身份,说自己跟松坡将军混过。 观众还没转过筋想清楚松坡是谁,葛优就跳出来插科打诨:“那一年,我十七岁,她也十七岁...”。在逗笑大家之余,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松坡”,“十七岁”这样的线索上转移开。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爱悄悄的牵扯些政治,但要把对着官府打,未免自讨死路。他准备打向谁? 这就是本文最后要讨论的问题,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们可以把他野心想的特别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写。我觉得他把枪口对准时下**界,对准某位**界的官府代言人。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挣了”。这点野心,观众都看的出来,也不难理解这句有点揶揄闷头挣钱的冯小刚。冯导岂是在于这点揶揄的人?还主动客串了汤师爷,和葛优联袂出演赚钱众。(冯导不但拍片赚钱发挥稳定,客串也是稳定的头五分钟就死。)汤师爷落水而死, 葛优演的马邦德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汤师爷。 可以说,在**里,葛优代表了冯小刚。马邦德说的,就是汤师爷说的。也是冯小刚说的。

汤师爷要赚钱,他向谁跪? 官府代言人“黄四爷”。 他怎么着挣钱? 黄四爷带头出钱,其他人就得跟着出钱,回头把钱还给黄四爷,得利三七开。

张牧之要站着挣钱,也得在汤师爷的配合下,先忽悠“黄四爷”先出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行。

关键问题来了,汤师爷想赚钱得跪官府代言人黄四爷,冯导演想赚钱得跪那位爷?

时下**圈里, 有没有一个“爷”,是公认的官府代言人呢。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恶劣,已成中国**的毒瘤,就够好了。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发家,先投身于“导”,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拢,终究成“爷”,就再好不过了。

有没有这样的一位爷,让姜文这种爷们**人觉得。“X爷,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线索还在**里

理解的政治隐喻,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故事发生时间的改动。

理解的现实所指,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角色姓名的改动。

在原著里,黄财主的原名叫黄天榜,”黄天棒”. 在**里,叫作黄四郎,“黄四爷”。

韩三爷,您得多么的无畏,才敢于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这片儿的出品人上? 您给这**投了多少钱来着, 别是一千八百万

(原著师爷姓陈,没县长这人。 **里分别安上汤,马二名。将将是个“冯”字,有点附会,放括号里图个好玩吧)

在**后半, 张麻子对着黄四爷派出来的马车,虚射一枪,“让飞一会”。 片刻,枪声四起。

《让飞》上映一会后,终会成燎原之势。其它手里有枪的导演,编剧,演员,杂志,评论家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把肚子里藏了多年的打出去。

姜文必将瓦解一个“三爷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让黑马们倒下,白马们得以挣脱沉重的束缚。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来临。他会从容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别人搬走。自己骑上白马,悠然的离开我们的视线,化为一个传说。

让飞一会儿吧!

说到底,人类史上的任何战争,都是与人类文明背道而驰的。用“正义和非正义”界定战争,只是政治家为己方利益所取的策略需要。如果一个人文学者想出于公正的目的,用“正义和非正义”来概括一场战争,那就显得滑稽可笑!战争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用残酷的暴力争占生物链上的最高一层。就像狮子把野牛扑翻吃掉,也不存在正义与非正义,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就算是在同一文明体系内爆发战争,比如两党之争,说起来是意识形态之战,其实仍然是集团利益之争。

所以,我们对日本鬼子的仇恨,仅仅是出于一种本能,而不必去跟他们争抢道德致高点。在和平时代,人类普遍凸现人性;在战争时代,人类普遍凸现兽性。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你若用自己的A面去否定人家B面。那人家也可以用自己的A去否定你的B面。比如说,你反对他朝拜什么,他也可以反对你把成吉思汗当英雄来崇拜。

“落后就要挨打”。这看起来是句大白话,其实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挨打”有非暴力的剥削,就是政治上的欺凌;也有暴力的入侵,就是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种文明体系的强弱差距越大,就越有可能爆发战争。

现在再来说《鬼子来了》。尽管**开始没一会,就有一把乌黑的顶着马大三的脑门心,但相对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来说,1944年的挂甲台似乎已走出战争的阴影,迎来了新的政治和谐,两种不同的文明大有联欢的趋势。**没说日本人是什么时候到挂甲台的,但从挂甲台大人和小孩的种种举动来看,村民对日本人的统治已有了心理认同。怕当汉奸,不是出于文化心理上的否定,而是对另一种隐蔽势力的恐惧。因为背上汉奸的恶名就有可能挨黑枪。实际上,整个挂甲台的村民都有异化成“汉奸”的趋势。八婶子之所以能拍着胸脯说“我行得正,坐得端,谁敢把我怎样?”就是对新秩序的一种心理认同。

那么拧着一把乌黑,自称是“我”的人是谁?显然是一股抗日武装力量。但这个片子里,“我”却象征着挑战新秩序的隐蔽势力;象征外部不确定的但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威;象征生存环境中不稳定的因素;象征命运翻云覆雨的无常鬼;象征内心天生俱来的莫名的黑暗恐惧。居然是由于“我”的闯入,才打破了挂甲台村民相对平稳的生活。以这个角度切入故事,姜文真称得上是个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