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猩猩的最新影评

2.《我只认识你》的影评

3.很急!关于纪录片《红跑道》的影评。不要观后感!

4.《美丽中国》的影评

关于纪录片的影评怎么写范文大全_关于纪录片的影评怎么写范文

——评《最后的山神》

定居像一道线,划开了鄂伦春人的过和现在。

《最后的山神》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孟金福夫妇山林生活的故事,这看上是一个很平淡的故事,而且从中没有很是强调他的生活是怎样,但是却让观众走进山民的内心世界。影片中从画面上的使用,人物的细节刻画以及音乐的转场上都使其笼罩着一层静穆的悲哀,一股遗老的味道。

该片在画面上传递着一种意念。影片中,进山拜神时,孟金福双手合一,头微微抬起,然后打开双手,头朝地上磕.一个全景,固定的长镜头,把一个这位最后的萨满刻画得栩栩如生.此时的山林中只有偶尔的几声鸟鸣.寂静的环境渲染着庄严、肃穆的氛围.正反衬着孟金福的信仰,他的信仰是庄严的、肃穆的,容不得半点马虎的.而在人们砍掉了画了山神的那棵树时,一个中景看到孟金福跪在只剩下树根的树前将头埋下,画面中前景是半截的树根,而背景才是孟金福蜷缩的身影,两者相互映衬,“山神”与他感同身受,孟金福流露出淡淡的悲伤。还有的是跳神的时候,全景镜头充分占山人物的形体动作以及人和环境的关系,黄昏时,夕阳落下,金黄的色调,巨大的太阳,舞动的剪影,让逆光的充分运用,使画面弥漫着一股遗老的味道,这究竟是倒数第几次跳神了。

该片在人物上的细节刻画尤为突出。孟金福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位萨满,他的行为中必然带着很多鄂伦春人特有的气息,时间万物皆为神灵。每次进山都会拜山神气球得到猎物,并且认为这是山神的施舍,打猎失败时也会给跟烟山神,这些都折射出鄂伦春人的内心世界。他善良,不用夹子和套索打猎,因为他知道分老幼的猎杀;他自信,不用先进点的枪,因为这不能展示他的技术;他质朴,看见画有山神的树被砍掉时没有过多的言语,因为觉得就像自己被砍伐了。如果仅仅描写孟金福或许还没有一种遗老的味道。那么从描写郭宝林时,可以看出年轻一代只能看到山林就是山林,而老一辈则是看到山林是有灵魂的,可是孟金福母亲也说过一句话"神走了,不会来了。"那么究竟是两代人的思想差异呢?还是什么?

所有人都不再相信神灵的庇护,也没有人能理解孟金福这个最后的萨满的悲哀。谁也不能,就连同为鄂伦春人的他们也不能。

该片在音乐上的巧妙独特。一段段似悠扬似忧愁的音乐与画面形成声画同步,山林中的景色,白白的雪地,湛蓝的天空,渐隐渐入,这些看上微不足道的情景,正是山神所代表的的食物,而画面与音乐相互配合使情绪的拉长。山神究竟还在不在?时代的必然变迁,即使孤独,也无力反抗。

黑猩猩的最新影评

《棒!少年》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讲述了退役棒球运动员孙岭峰打造了一个爱心棒球基地,并从全国贫困留守家庭选拔少年进行棒球培训,以期给他们不一样的未来。

体育竞赛总是燃血的,我们印象里是《灌篮高手》里的王者必须拥有渴望胜利的野心,是《夺冠》里扭转乾坤的逆袭。但是《棒!少年》给我们展现了,背负命运包袱的少年如何在黑暗中摸索、隐忍、失望、甚至绝望。

虽然他们比赛失败了,但是这些少年在球场上习得规矩、磨炼意志,拼命努力,团结协作,尽情挥洒力量,不断进行着生命的绽放和蜕变,是无数青少年的学习榜样,在如今物质横流的时代,这种精神最为宝贵。

体育精神里的“燃”不只是赛场上面对对手的愈战愈勇,更是命运虽不曾垂青于我,但我仍有热爱生活的勇气。

《我只认识你》的影评

这是一个能够感人肺腑的故事,已经超越了纪录片的范畴了。纪录片一直是我的最爱,自然的神奇绝美,不是那些矫揉造作的大片所能比拟的。这部片子画面非常棒,很多镜头都能震撼心灵,绝不亚于《Oceans》。更棒的是里面的音乐和画面镜头转换,融合得完美无缺,让我的心情跟着忽高忽低,时而欣喜时而悲伤,看到最后,已经是笑中带泪了。

有些东西是刻在基因里面的记忆,、生养、捍卫家园,在法律还没有文字来承载的时候,这便存在了。于是,当外族入侵,当家园受到某些国际企业的恶意污染,总会有人们站起来,象黑猩猩一样战斗,人们呼喊着集群,愤怒地燃烧暴力,把禁止游行等等的禁令踩在脚底,把一切不公平踩在脚底。

在热带雨林里生活着这样的一群黑猩猩,它们依树而眠,以果为食,为了生存它们相互帮助,不光要面对天敌,还要面对自己的同类的入侵……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猩猩,在一次族群争斗中和自己的妈妈走丢了,它孤独在自己的族群里来回穿梭,最后另一只黑猩猩宽容的接受了它,二者在毫无血缘关系的情况下建立了如同母子一般的关系。

首先感谢那些扛着摄像机奔走在丛林被蜜蜂蛰被蚂蚁咬的工作人员们的辛勤劳动,让我们能看到一个如此有爱而真实的故事。看到大金刚像妈妈一样背着小奥斯卡,专心致志地给他挠虱子、给他砸坚果,无微不至的照料他,这样的铁血柔情,就像最后一个工作人员说的那样——“真的很可爱啊”。或者说,是真的很感人吧。

很急!关于纪录片《红跑道》的影评。不要观后感!

  《我只认识你》影评(一):我只认识你

 昨晚中文堂的活动,没几个人,看完之后想到了好多。

 这是一部爱情**,看到味芳为了等树峰等了四十多年没结婚,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勇气吧。看到从头到尾的“老冯去哪儿了”,看到两个人说着要绑定在一起的坚定,也看到在社区养老院的第一晚树峰的担心,简简单单的爱情打动人心。

 但是也想到了好多社会问题,作为子女的义务,只有一个已经移居外国的儿子,即使交通再怎么便利也帮不上忙的感觉,楼下的邻居作为子女最后也还是把患病的母亲送到了养老院,新年的时候在医院看到母亲不认识在身边的儿子也许儿子已经习惯了,儿子想让老父亲解脱,而其实只有父亲本身才知道真正的心疼味芳。

 这两个上海老人,基本上物质生活无忧,似乎有很多可以选择的路,而想到老家的老人, 没有这么完善的养老配套设施的地方又是这么处理的呢?听过身边的同学的外婆和爷爷关于老年痴呆的症状和陪护,基本上都是需要一个专人。可能普通家庭能选择的路更少吧。

 说起来离现在的自己来说似乎很遥远,刚刚搜索了一下发现老年痴呆的发病率“ 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平均患病率为5.21%,75~85岁老年人患病率达到15%~20%,8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可高达30%左右 ”。

  《我只认识你》影评(二):余生,我守候

 在看这部纪录片的前一周,南方周末开专版讨论选择尊严死去的自由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人保有的尽孝之道必然不思索地导向“生命至上”,然而,一个木然的躯干、一尊如泥的肉体还能给生者带来欢愉吗?这篇评论再现了欲死不能的事例,呼唤尊重个人在必要时选择非救治死亡的权力。然而如果换做是我,至亲面临如此生死抉择,救则有一线生机,放则定抱憾余生,这样的大责任,想想真比山重,任谁都难轻言放弃。

 老冯面对患病十几年的味芳,已是力不从心。两个都是古来稀的老人,除了老伴和当年卢湾区教育总长的身份,味芳在阿尔兹海默症的侵蚀下仅存与4岁孩童等同的认知水平。老冯时常患病,但又必须时刻照顾味芳,儿子国外诸事不顺,不能时常回国照顾,已是万般无奈,几次搬去敬老院的尝试又不顺利。时光流走,老迈加重,早是不堪重负。当老冯自己挠着头,说真是头疼的时候,令观者心痛,却又只能暗自长叹。

 影片结束后,我的内心充满矛盾。随行的朋友和另一位现场观影的人都有同样的境遇,他们在选择照顾的同时,都在问询什么是最恰当的方式。正如老冯,他完全可以在某个时刻选择离开味芳,让她一个人慢慢忘掉他,忘掉周遭,忘掉刚刚发生的一切。从理性的角度看,这是最好的决定,恰如还生者一个尊严,两个人都得以解脱。然而我们却不能忽略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婚姻,一个坚守一声的承诺,不曾有死别之忧,为何分开?这将是多么巨大的心理煎熬?生者不能相见,毋宁去死!当一个人,不论挚爱与否,当他/她在除你之外不认识任何人的时候,扪心自问,你能否一走了之?就算对方是一个陌生人,也很难硬下心来扭头就走,更何况四十几年夫妻相濡以沫!我现在明白,有时候,这无关乎尊严,而是关乎人性,关乎生者之间的怜悯、自我同类的关切,即便现实是如此残酷,如此痛心。

 编剧冯都说,会把这部片子带给更多的人看,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在当前尚无诊断工具、也尚无法治愈这个冷冰冰的事实面前,这样的片子带来的,不只是温情,更是希望。

  《我只认识你》影评(三):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因为《我只认识你》

 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因为《我只认识你》

 在一个温柔的午后看完了这部温暖又有点忧伤的影片。像即将结束的倒春寒,我不知道这是春天还是冬天。

 之前也参加过几次纪录片的放映会,多数时候都是失望大于期望。倒是这部影片出人意料的得我欢心。

 客观的说,前1/3的内容有些松散,有点难以进入状态。记录下日常生活当然是最难的点,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这么松散甚至无聊,甚至让人不耐烦。而我本身也是相当不耐烦的一个人,特别是对于老人。或者说从本身出发,我不耐烦于自己父母亲辈或者再老一辈的那种说话方式。哪怕是现在,看完整部影片之后,我也不甚喜欢前1/3的内容。

 影片进入到状态应该是从对于敬老院的选择与说服开始。所有的东西都便串联起来。

 我相信导演拍摄的大量素材中可以有许多不同想法的剪辑思路。最后把目光聚集在了“爱情”与“阿尔兹海默症”上。非常遵从内心与聪明的选择。跟随了拍片的初衷,又产生了更深层次且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主题。同样作为一个创作者,为导演感到高兴。庖丁解牛之后,影片整体的指向性非常明确,除了前面所说的“松散”的生活状态以外,一次次看到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太太对于先生的依赖,那种“我只认识你”的'状态,就好像歌词里唱到的那样。

 影片的调性,像是一部温暖的**,自然而温婉、深情又克制。笑过之后总留下心里小小的疙瘩。朋友的母亲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她在澳洲呆了多年之后最终放弃留下的希望,回到上海,承担起一部分照顾母亲的责任。因此了解一些阿尔兹海默症家庭的痛苦。带着对于友人与老先生的心疼,也开始担心起自己年迈以后,生活会是怎样。而**又非常友好的用最后片段里一组组金色阳光的镜头,告诉我,生活,除了琐碎,依然唯美。

 说实话,在进入敬老院之后,感受到了两位老人一些变化。我有些反对老人最终只能和老人呆在一起,那种状态很差。然而对于我本身,我不知道是否父母辈年迈之后,我能否常常用自己的相对年轻,去带给他们更多的年轻与活力。而非一群老人最终彼此将银发缠绕,皱纹传染皱纹。

 很喜欢影片里的几个细节。

 老太太一次次梳着自己的头发,老先生的神情作派。他们是体面的一辈人,老上海人的态度,而面对彼此,顽皮可爱的很。

 入住敬老院之前,外白渡桥连着上海地标的晨光空镜出现了好几次。体面的上海人离不开城市,离不开习以为常的家长里短忙里忙外的市井。这也是两位老人的矛盾与痛楚吧。

 入住敬老院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出现的金色温柔的暮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也许真的便只有他们两人了。

 导演解释了为何影片结束于此。她善意的留给观众更多美好,美好的爱情与晚年。而据说,老太太也已经渐渐不再认识老先生了。可那毕竟是生活,就像松散的影片开头,让人烦躁。

 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的比较喜欢的纪录片。没有太大的野心,大多数观众都能轻松理解影片的内核,因为表达的足够精准。

 对于自己以后的创作来说,也是个很好的范本,首先,野心不要太大。感谢

  《我只认识你》影评(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纽约纪录片**节(DOC NYC)可以说是纪录片界最为权威,最受关注的**节之一:创始于2010年的这个纪录片**节,在短短6年间便迅速成长为美国最大的纪录片**节,并被MovieMaker网站用户选为“世界上最酷的纪录片**节”前五名。然而,往年这一**节上,鲜少能看到来自中国的作品,让一众爱**的“中国纽飘”大呼不过瘾。不过今年,DOC NYC仿佛是想回馈中国纪录片粉儿一个大的,将展映四部与中国有关的纪录长片,而赵青导演的《我只认识你(Please Remember Me)》正是其中一部作品。

  《我只认识你》影评(五):生命的尽头不全是苦。

 2016/12/4 瓢虫映像?季风

 1: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温情的片子了,同为女性,可能更容易感受到女导演的柔情和细心。生活里爱情的细节被她一一捕捉,味芳奶奶总是丢失的发卡,树锋爷爷总是从抽屉拿出。味芳奶奶无时无刻的寻找,忘记,寻找,而树锋爷爷总是耐心的解释,或许只有挚爱的人才能有这样的耐心吧。

 2: 生活里美的力量。

 味芳奶奶虽然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但她依旧优雅知性,对生活充满敬畏,清晨叠被子,梳理头发,出门选好看的衣服,带纸巾手帕。这让我想起奶奶,奶奶得老年痴呆症十多年,她忘记很多事情,却记得每天刷牙,洗脸,梳理头发,叠被子,细心收拾房间,画可爱的小花。她脾气暴躁,常常对我们发怒却对生活柔软的像个小姑娘。

 3:他们说,看这部片子一只眼睛笑,一只眼睛哭。可我似乎是两只眼睛都在哭。

 看着屏幕上的味芳奶奶好似时光回到几年前,那会儿我并不懂的如何和同奶奶相处,常常发脾气,也没有耐心陪伴她,今年夏天,她快要离开人世的那几天,我一直陪在她身边,她喘不过气,我就抱她在怀里,她憔悴的模样让我不忍多看。

 如今想来,如果当时多一些了解,多一些耐心和陪伴,会不会现在好受一些。

 我学着对陌生的人事温柔,却忘了对身边最亲的人温柔以待。

 4:“如果他明天走了怎么办”

 “那我第二天就走 葬在一起 同老 同死 ”

 5: “please remember me我只认识你”

  《我只认识你》影评(六):我们呀我们,这一刻千金

 某一个时刻开始,感觉中国青年一代的纪录片似乎总带着点“愤世嫉俗”的味道,仿佛这样的题材,才能给自己“出口转内销”打通一条路。当然某种意义而言,这也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择。但即便如此,偶尔看到能心平气和拍**、讲故事,单纯怀着善意与情怀拍出来的片子,才不至于唤起自己作为中国观众,对本土**本能的批评态度,《我只认识你》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当然她吃亏,或许也是题材原因。

 空巢老人、阿尔茨海默症、重组家庭……这样的内容听上去,就有些老生常谈,似乎是我们浏览微博都不会特意关注的社会新闻,但《我只认识你》这部纪录片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会让你相信一个你年轻时就知道,却始终无法相信的事实,那就是——你会老去。

 《我只认识你》剧照,年轻时&年老时的树锋与味芳

  《我只认识你》影评(七):我木有哭

 错过了一次,终于在16年的最后一天赶上了,来了一个**里的跨年,可喜可贺。

 之前被剧透了会哭得稀里哗啦,所以我做好了偷偷抹眼泪的准备,结果我并没有哭,不是没有被触动,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纪录片里的这对上海老夫妻太过熟悉,他们的上海话对白,他们虽然年老但对生活品质的讲究,平常生活中的一点点细节都似曾相识,就如同我身边的某些长辈,这才是上海人最平实的气质。他们的困难真实可见,他们的相濡以沫没有那么多甜蜜蜜的话语,也没有剧情化的高潮煽情,有的只是好好生活下去,互相支持陪伴着过下去的坚韧,于是就算这个故事说起来充满感动和悲凉,但整个观影过程我都没有难受,为了他们面对生活的乐观和勇气,为了某一天我们也可能会面对的将来。

《美丽中国》的影评

 

开头,是一个个小小的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伴随着随着教练的大声喝骂跳进了固定的镜头里,镜头的背景是一色的大红,教练的方言语汇丰富而带有调侃,小朋友们的表情也各富特色,人物的个性似乎在一开始就那么鲜明直接地交给了每一个观众。就这么,一下子叫人扎进了他们的世界,直到全片结束。

片子讲述的其实是一群练体操的小朋友的普通生活,看起来就好像是简单的生活片段,普通平实。然而渐渐的,当围绕小朋友们的家长、教练们一个个接连登场后,你才发现原来镜头切开的,是当下这个鲜活社会的一个小小截面。导演似是伟大的手术大师,他总是不露声色地、却有选择性地把一些看似平淡琐碎的细节呈现给你,然后让观者在自己的脑海中去链接,继而发酵。

在这部片子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群自小就开始接受看似枯燥甚至残忍的体育训练,我们还看到了小朋友们身后普通人家庭的真实生存状况,而他们便是这个繁华时代里总被忽略或被概括化、概念化的人群。艰苦的童年背后总是背负着超过常人的困境与希冀。感谢这部片子让普通的新上海人、隔代抚养孩子甚至领养孩子的老年人,及至本身处于压力之下的普通教练员们的真实的情感状态呈现出来,并作为这个时代真实的印痕。

2.

而耐人寻味的,总是那些无法一言明说的东西。比如,这个世界的残酷的现实性与人性理想的一面,一个小朋友说:我不要冠军要留着小辫子(因为教练说要去比赛就必须把留了8年的小辫子剪掉),另一个小朋友回答爸爸为什么去北京不去看奥运会时说,那我要练体操怎么办啊。比如教练在严厉甚至不近人情的训练方法的背后的立体、丰满的人物情绪,另你很难武断地下结论,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就好比片子里美术老师让小朋友画自己心目中的金牌,想象自己获得金牌后会怎么样,至少我看到的,是很感动的东西,而未必是一些评论说的一种对小孩过于功利的教育。看片子的时候,在起初的不忍以及由此激发的本能的抵触之后,甚至有念头觉得这么小接受残酷的身体训练以及及其现实的理念训练,是不是这是提前社会教育的一种,在这个世界倒是值得庆幸的事呢?就像导演自己说的,好比有些体制的确不合理,但是就是有存在的理由。就这样。很多事都这样。

其实最后去比赛小朋友们都获奖了,团体金牌。我想这也是最通常的一个结局。但导演不想把这作为结尾。因为不想去证明什么。这反而与这部片子的整体基调与理念非常契合,同时也圆满了。因为本质意义上,这不是一部儿童片,也不是一部“人间体育”。

3.

摄影也非常棒。几个镜头唯美异常。记得三个印象很深的画面,一个是仰拍的几柱香遥对皓月,一个是以摩天大楼为背景的蹲坐的小孩,一个是路灯与月夜的对话。。。

做着体操动作时的小朋友很少通常体育节目似的镜头,经常是特写或者全景,镜头的变化,让心的距离贴近了。

音乐来自《秋天的虫子》乐队。干超说是荷兰人选的,却差点找不到作者。几经周折才找到可以支付版权的对象。好像乐队已经解散。说实话,音乐在里头很贴,很贴。回来在网上很地找到了试听,却似乎有那么一首始终找不见。两个小朋友邓彤和小王一起吊单缸的“标志性”长镜头时配的音乐倒是似乎找到了。很感慨,多年前对门的同学每晚练个摇滚每晚,而直到现在才总算找到一些感动的入口。而想当年的自己却总是涂鸦一些风轻云淡的音符摆弄一些黑白无常的棋子,岁月曾经交汇,却终于走向一个的远方。

4.

导演干超。

自从《房东蒋先生》之后就开始欣赏并关注。

主持人问如何才能拍出获奖的纪录片呢。对于这个“超现实”的大雷,干超自述出发点很简单,只是为他们记录一段岁月。或就是由于出发点简单,所以片子显得更加开放和丰富,因为没有功利。干超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说拍小孩是之前的愿望,而体操的小孩具有动感,好看,比如相对琴童。同时时间也有限,体操相对自由,相对课堂学童。

而更重要的,其实应该还有际遇。干超说那天先遇到了姚明,接着推开隔壁的门便看到这批小孩。我想应该是这一瞬间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或者导演获得了多重的强烈的对比。当下的明星和似乎是明星的过去,巨大的明星和渺小稚嫩的训练者,一群痛苦着却又喜欢着的而你陌生的东西。这或就是拍摄的冲动。

而看一个人为什么成功,首先应该看他在思考什么。或者看这个世界的角度。不然有冲动也未必拍得出味道来。如果要探寻这部片子所谓成功的奥秘,或就是这些一步步关联的内在的因素以及外在际遇的激发。五个月的业余时间,没有内在的理念是难以成为这部片子的。

而对于观者而言,好的文艺作品的内核似乎都在于分享。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谆谆教导。不是颠覆,不是批判,不是“揭秘”,不是哗众取宠。。。而仅仅是呈现。更难得的是带有思想的呈现。

或许残酷的体育竞技与稚嫩的幼小儿童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而其中夹杂着丰富的见仁见智的内容,才赋予了这部片子耐人寻味的内涵吧。

重要的是,呈现的是内心的真实的多面的东西。则评价是交给观众的。

5.

干超还自述了一个片子的优势。他感叹中国人都不容易。朴实隐忍。所以人物在镜头前有很多真实情感的流露。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的确,这也是观片过程中最吸引人和打动人的地方。声音方面导演也自谦了,非常好,几乎就以为是**的效果了。

国人的确如此。美德天然。而我疑惑的是为什么总是要在国外获奖以后才可以得到承认甚至追捧,是不是只有象《红跑道》这样几乎没有收到什么制约和管束的作品才可以抵达“真实”(因为现在的这个纪录片展映活动的名称就叫真实中国)。

从某种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和导演一样站在这片跑道的上端来俯瞰这个世界,我们自己及至整个时代似乎都还是在红跑道上起步的小孩,伟大的经济与稚嫩的文化肩膀,残酷的物质教育与微弱的社会自觉,面对巨大的致富冲动,单行道上飞奔的我们还可以支撑多久?

镜头里没有答案。

许多人说好,而且推荐。看了,是很好,但仅仅是技术上的好。镜头里,中国很美,美得让人非常的遗憾——为什么,这样的片子不是我们自己拍的呢?为什么决定资金去向的部门要很SB地把钱花在那些无聊的主旋律上,花在央视的类似垃圾上,用很SB的方式灌输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要爱国,多拍几部这种片子,不是比什么口号都管用吗?!如今只能在BBC的片子里感慨中国之美。

这种感慨早在看日本的《野鸟岁时记》时就很强烈,日本四季里的鸟,风物与北方家乡几多相似,看起来那么亲切。或许类似的片子,也就是单纯欣赏与赞叹国土之美的片子仍将不被鼓励,因为它是去政治化的,与土地上管理国家的人们没有关系。

回到BBC的该片,主要问题在于镜头后面的见识,简单说,就是解说很成问题,充分暴露出视角的差异:即,这不是我们的文化眼中的故乡风物,这是旁观者的猎奇之眼,他看到了美,但缺乏理解。据说是一个系列,我只看过阳朔那集和长城那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长城为线索的内容里,因为长城是作为文化存在的,对文化的陌生与缺乏尊重,就会格外清晰的暴露,而不像面对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时可以很容易守住价值中立的立场。

阳朔那一集里,最扎眼的是引用了一句俗语“四条腿的,除了桌子不吃;长翅膀的,除了飞机不吃”来戏谑中国人的好吃,把野生动物都吃光了。这个立场作为闲谈是无所谓的,但如果我们把BBC的该片视为严肃作品,就不太合适了,毕竟,吃什么不是一种文化吗?凭什么欧洲人说韩国人吃狗肉很残忍很不人道,而他们斗牛就很文明呢?轻易论断人,有时只是见识短的表现。这让片子显得不那么严肃了,对野生动物保护来说,最大敌人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等等,老外们并不能轻易免责,当然,这就没意思了,不如引用几句怪话好玩,毕竟,片子只是逗人开心的。

长城部分的问题大致如下——1,在记录了鄂温克人温情的生活后,解说来了一句:很难想象,长城就是来防御这些人的。首先,长城是历史上东方的农耕文明所选择的应对游牧文明的办法,用今天温情的北方生活画卷去质疑长城背后历代统治者的意图,镜头后面的主观批判意图实在太明显了,只能说,和国内的类似作品一样弱智。2,随后介绍蒙古族生活,解说提到,长城是防御骑兵的等等,似乎表明,拍摄者是知道长城作用的,但之后在介绍西部的长城时,又对为什么在这么荒凉地方建筑长城表示疑惑,这反映出2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对生态环境的演变茫然无知,今日荒凉之地,昔日可能是丰美草原,游牧与农耕文明争夺拉锯的地区本身就生态脆弱容易荒漠化;二是对游牧民族骑兵的机动能力根本不理解,毫无军事常识。以上表明,镜头显然并不愿意理解长城所代表的文明,但却很愿意评价它。3,对于蚕、丝绸的解说,显得过于玩笑,再次暴露该片其实只是给老外解闷的东西,并非严肃作品。而且显然有意淡化了丝绸属于汉族文化的贡献这一事实。丝绸之路上其他民族的历史贡献主要是流通环节上的。这并非苛求。BBC在面对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时,如果过于回避汉族的角色,显然并非尊重文化与尊重历史的态度。不过是遵从今日西方的政治正确以及呵护其文化优越感的一次弱智行为。我原以为类似这种片子,BBC会配备一支熟悉中国文化的中英学者顾问小组,但就片子看,镜头背后的文化视野和潜在的分析框架完全是外刊驻华记者的水平,也就是说,基本取简单的二元对立立场,在面对、处理文化领域问题时,这是最没文化的表现。

所以,这仅仅是一部向西方游客推介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很不错的旅游宣传片而已。而这部片子竟然是中英合作的,显然,从上可见,中方没有任何影响镜头立场的能力,至少,不是作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来参与的,至多是商业上的合作者,充其量,提供了拍摄方便而已,因为在国内拍摄这样的片子没有方面合作是不可能的。而中国观众对它的褒奖,过于轻率了,至少是降低了对BBC的专业要求,呵呵。当然也可以这样引申一下,毕竟,BBC也不是常有机会面对另一个依然活着的不属于西方的文明。这就是拍摄本片与拍摄其他地区的类似片子的不同,因此,这是对BBC的一次考验。事实证明,BBC的摄制组成员在文化上对中国的态度,其实与百年前他们的祖先比,并无根本上的变化:中国依然是一个吃许多古怪食物、因为一个不可思议的梦而搞出了四明的国家,所谓创造所谓古代的知识产权,呵呵,他们留给央视去拍了。当然,他们也依然取弱化汉族抬高少数族裔的立场,这固然与今日国内的民族政策失当之处有关,但必须看到,这也是老牌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一贯策略。

然而中国观众的悲哀在于我们没有选择,只有借着BBC的眼睛在壮丽山河面前惊艳,并想到一个词——热爱。为此,我也会集齐这套碟。BBC留给央视拍的,央视并没有表现出拍摄的冲动,而是为了自己获得了一次与BBC合作的机会而乐得花枝乱颤。从这个角度上说,或许BBC没想到要殖民,他只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已,每个人看世界不是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的吗,而央视却等着被殖民呢,他们做到了不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其实从本质上说现在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 我们世界一般来说可以分解成物质和精神 历史缓缓的来到了21世纪 我们世界完全变成了由货币、等值交换、自由贸易等构成的物质世界和由平等、博爱、自由自我等所构成的精神部分所主导 人类的历史长河像潮汐一样 各种文明一浪又一浪的冲向前台 又一次又一次的被回收进混沌的海洋 现在的世界所有的基础似乎都是西方文化所来 而这也正像是代表现代化的工业企业一样 强者愈强 弱者愈弱 在这一轮平静的战争中 人类渐渐的从松散的个体和部落 逐步接受了同一种生活方式 而这种生活方式的悲哀之处却在于它的终点只会是唯一 我们无法说西方的制度不好 反之它的确有很好的构造 只是当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都化为同一种取向时 我们有一天会惊奇的发现在人类追求自由的努力中我们又一次被统治 而且是一种对原有自己的彻底否定 文化输出就是一种价值观 世界的价值现在用一种物质的眼光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