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狙击手影评观后感

2.如何评价张艺谋**《英雄》?

3.关于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综合影评

4.**山楂树之恋影评 2000字左右,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分析

张艺谋和他的影纪录片影评_张艺谋和他的影影评分析

《满江红》是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该片被广泛认为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许多观众和影评人对张艺谋的导演技巧和**的视觉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的战争场面和历史背景的描绘。此外,演员的表演也受到了好评,尤其是主演章子怡的精湛表演。

总的来说,《满江红》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对于对中国历史和**艺术有兴趣的人来说特别值得一看。不过,不同的人对**的评价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观众自己亲身观看并形成个人评价。

狙击手影评观后感

张艺谋是中国著名导演,他曾执导过多部优秀影片,《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大高高挂》等作品,让张艺谋在20世纪初就积累了非常高的成就。到现在,张艺谋的**依然是不可超越的艺术创作。近几年来,张艺谋的作品也多次呈现在大银幕上,《归来》、《影》、《一秒钟》等作品都带有非常浓厚的时代色彩,个人认为张艺谋的**依然是无可替代的存在,其**质量非常高。

一、影评是见仁见智的行为

首先,知名制片人怒批张艺谋**蹭热度,这种说法我认为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于艺术创作来讲。个人的认知不可能影响整体的进度,这位制片人怒批张艺谋的**蹭热度的行为,我认为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但张艺谋的**从来都不需要去刻意蹭热度,他的**一出手就是质量的保证,他的**从来都是注重内容,富含哲理,引人深思,并不是所谓的快销**。

二、张艺谋**质量尚佳

张艺谋的**都带着非常浓厚的时代色彩和故事性,他的**从色彩、构图以及挑选演员到最后整体呈现,都是优中选优的结果。**《一秒钟》讲述了人们对于艺术的纯真追求;**《影》用非常优美的国画构图,给大家呈现出了一片古风世界;**《归来》更是集结了陈道明、巩俐两位优秀的艺术家,**真实感人。张艺谋的**内容丰富,在故事的背后往往会有引人深思的哲理,人们在看张艺谋的**之后,往往会忍不住去思考剧情带给我们的反思,这正是**的力量所在。

三、张艺谋个人风格特殊

张艺谋的**从来都不需要去蹭热度,张艺谋在中国艺术界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只要出马就代表着质量的保证,即使他的作品跟刚出道时相比,可能会一般一些,但是放眼整个**界,张艺谋的**依旧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一类。所以我认为张艺谋**蹭热度的说法实在是无中生有。

如何评价张艺谋**《英雄》?

关于狙击手的**有很多,今年看了张艺谋的《狙击手》,感觉跟其他题材的有点不同,这部**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描绘的是中美双方在朝鲜战场的一个狙击组与另一个狙击组的对抗,是现代自动化装备起来的老手与老式新手的对抗,也是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对抗。

《狙击手》能把观众带进狙击现场,做到全程无尿点,成功在于用**语言讲述了一个好故事,彰显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智慧、无畏和献身精神。影片的另一个看点是演员的演技,张艺谋不愧是高手,在他手下表演的演员几乎都展现出了绝对的实力,就像影片里面五班长的表演,简直就是再现历史,为整部影片添加了分量。

当然影片也有不足之处,剧情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些地方脱离了战争的残酷性,不过作为导演一定有他的想法,总之在这次观影中我感受更多的是震撼,让我体会到了和平来之不易。

关于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综合影评

《英雄》评价:

《英雄》是导演张艺谋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背景,实现自身艺术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明星云集,场面宏大,画面精美,武打设计挥洒写意,将中国传统意境于动作片的暴力美学造型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大陆**新一轮的票房神话和**产业化模式。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英雄》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同时,《英雄》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宏大叙事策略,也在知识分子、普罗大众、官方意识形态和**专业人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

其风格、色彩、意境的东方风格,美轮美奂的视听奇观,华语大明星的组合,杜可风、程小东、和田惠美、谭盾等跨国跨地区制作团队的建构,为后来中国的商业大片提供了可以复制的模式。

剧情简介

战国后期,战火纷扰、群雄并起。先后盛极一时的七雄中,唯有秦国雄霸一方。秦王为一统天下,发动了对赵国等诸侯六国的讨伐战争。秦王野心,激起了各诸侯国侠士的强烈不满,纷纷伺机刺杀秦王。 赵国刺客长空、情侣刺客残剑、飞雪三人最为秦王忌惮。

秦王下令:凡能缉拿刺客长空者,可近秦王20步,击杀残剑、飞雪者,可近秦王10步,封官加帛。 3年前,情侣刺客残剑、飞雪双双闯入秦宫,刺杀秦王,但在最后时刻,残剑放弃了亲手血刃秦王的机会;残剑此举,飞雪甚为不解。从此,两人生怨。

3年后,秦国侠士无名,实为赵国人,为报“国仇家恨”,也加入到刺秦行列。他潜入秦国,花了10年的功夫,练就了一身最为上乘的功夫“十步一杀”,即在10步之内,可击杀任何目标。

无名前来与长空、残剑和飞雪商议刺秦事宜。同门师兄长空为能让无名接近秦王,在漏顶棋馆,佯败在无名剑下。无名求助残剑、飞雪,遭到残剑的断然拒绝。残剑的态度更引来了飞雪的不满。残剑力劝无名放弃刺秦,这使无名大为不解。

在无名赴秦的路上,残剑以两字相赠无名:天下。并解释说,这是他多年悟出来的道理,秦王不可杀。积怨已深的飞雪再也不能理解残剑的劝阻行为。残剑为证明对飞雪的感情以及对社稷苍生的期待,幽怨地死在飞雪的剑下。飞雪深为愧疚,最后双双戕身戈壁大漠。

剩下痴心的女仆如月(章子怡饰)独自垂泪。秦王召见无名。无名讲述刺杀三刺客的经过,取得了十步于秦王的最高规格。无名抓住机会,飞身刺向秦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无名最终放弃了。无名以社稷苍生为由,要求秦王一统中国,结束经年战争和历史恩怨。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无名演员: 李连杰

本为孤儿,性孤冷,精神内敛,胸藏血气,为了替全家报仇,为了拯救赵国于危难,潜心练剑,,他练的只有一式:十步一杀,十年后,,修成绝世剑法。后带着从长空3人那里“借”来的凭证,带着3人不同的殷切希望,无名走进了秦宫大殿。

2、残剑演员 :梁朝伟

与飞雪为情侣,原亦为刺秦之人,3年前与飞雪双双闯入秦宫,刺杀秦王,但在最后时刻,残剑放弃了亲手血刃秦王的机会。因此二人生怨。无名前来求助时,力劝无名放弃刺秦,以两字相赠无名:天下。

百度百科-英雄

**山楂树之恋影评 2000字左右,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分析

吊足了的胃最终吃了一顿饱饭。在一片狼籍的中国**饭桌,英雄是一道真正的招牌菜。

集中了华人乃至世界顶尖的制作群体,投入3000万美金,英雄成为我所见过制作最为精良的中国**。很久没有一部中国**让眼睛,耳朵如此兴奋了。张艺谋的专业精神令人敬佩,如果谁要向张艺谋竖中指,还是先鞠个躬再说。

看过片子绝对同意这种评价:英雄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我觉得如果早些时候拍出来,英雄还可以拿去做申奥片。所有关于中国的符号,英雄里都不遗余力地再现:围棋,书法,剑,古琴,山水,竹简,弓箭,威威楼宇,漫漫黄沙,青山碧水,红墙绿瓦。英雄**的画面,极具中国画的意境。如果不去做申奥片,英雄还可以去做中国旅游的广告片,或是爱国主义教育范本,的确,我相信每个看过**的都会为我大好江山,我泱泱大国击节赞叹,相信这部**全球放映后,会加快留学人员归国效力,加大各国人民来华旅游观光力度。

有几个镜头给人留下强烈印像:李连杰一剑刺中甄子丹,为描述剑之快,镜头在李连杰的脸一点点穿破雨水的画面中一一定格。李连杰与梁朝伟在九寨沟一场对决戏,二人蜻蜓点水,水面及水下的镜头,绝对可以写入武侠片视觉经典。我也相信很多人在章子怡和张曼玉比剑那段漫天黄叶的戏中瞠目结舌,尽管那段戏倒更像属于日本人的意境。

在听觉方面,英雄把武侠片的音效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不再像以往武侠片强调刀剑,拳脚,飞行的强烈夸张表现,相反,英雄的录音和拟音方面都相当克制,他们更重视体现"绵长""幽远"的意境,更强调声音的质感。这些克制后表达出的竟境令人大开"耳"界。在,正对画面,背景声安静得像清澈的湖水,在一片衣袍挥舞和鼓声的中低音中,剑声划破空气的锐响,配合人影腾挪的声音,枪剑相撞后的渐弱的震颤声,极富韧性极具质感。让人印像深刻的是为描述李连杰剑法之准,他一剑横贯毛笔,从劈裂笔杆竹质到笔尖毛质声音的变化。还有在九寨沟对决的剑戏,人脚踏在平静的水面声,剑挑破水,震开的一圈圈涟漪声,人耳闷在水里到跃出水面后扑面而来的空气感。影片配乐依然是谭盾,看到最后,我几乎有点迷乎了,那鼓声,琴声,包括伊扎特帕尔曼的小提琴,都真的很像《卧虎藏龙》。

编剧李冯和张艺谋用红,兰,白,黄四段视觉的变化把故事的不同版本分段讲述,还加了不少辩析的色彩,这让人想起《罗生门》。这个故事讲得很别致而且基本能自圆其说。再一想到**的短短的拍摄周期,让人对老谋子心生敬意。而画面上,英难更像一部部精美的MTV或广告片的联播。

英雄是一部符号化的**,所有的符号都在传达一个标识:"MADE IN CHINA"。在这样的视觉听觉轰炸中,演员的表演成为影片中最为弱化的环节,如果不是出于商业的考虑,估计谁来演都可以完成任务。大牌明星们的表演徘徊在扮酷或更好的扮酷之间,说狠一点,剧本给他们的空间,无法演出"人味儿",他们的内心活动,表情都不再重要,重要是他们要服从服装颜色变化的需要,**的主角是服装,布景,道具,这些符号代表着忠,义,情。演员是人,但是有一群神一样的摄影舞美灯光,人便不再是人,是英雄,于是一个历史故事最终变成一个超现实故事。

=============================

看《英雄》,我们不能拿港台武侠片的模式去看,《英雄》是一部表现主义的**,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如果你看过现代西方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你就能接受《英雄》的这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并会由衷地敬佩张艺谋导演在艺术上的创新能力。 1. 主题:英雄影评张艺谋对这部影片的主题——" 天下刺秦,又 天下放弃了刺

秦".那 何放弃呢,因 那刺客听到了自己要刺杀的暴君,宣称

自己要建立伟大的国家,於是被人家的梦想打动了.

我印象裏的秦始皇,是 手瘟疫,挥袖雷霆,只施行统治,只借

助暴力,从不弘扬梦想的人.他不提自己要把祖国以及祖国之外的新

疆土,建设成什 样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跟个普通的黑道老

大没什 区别.

《英雄》裏的秦始皇,可就不一样,是新的人物,开口就谈天国

将要近了,天国是什 样子.在一统江山阁裏,他看著满噙亡国之泪

的韩国画工父子,可以从容谈起自己 什 要统一天下, 什 要让

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和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都连在一起,成 一个伟大

的国家,最后让父子二人眼中重生希冀——这就不是一般人物了.

我们这些后人,自然知道这位非一般人物,接下来干的就是焚书

坑儒役使天下,所以听他这一刻还这 诚挚深情地谈天下大同,脊梁

沟裏不可能不冒凉气.

我觉得这片是过份赞颂公认的暴君秦始皇.秦王明显是一位暴

君,由秦始皇焚书坑儒,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可知.影片的主题说

穿了无非就是国家利益高於一切的翻版,只不过在张的文本那裏,国

家的利益被置换成「天下」罢了.如是这样,被秦始皇的人遗下

的孤儿寡母也当像无名剑客那样理解秦王的一番苦心才对.因为他们

今天个人的苦难恰恰是为了明天更多人的和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很多人会死,而大王会活著」.只是「死去的人请大王记住」.我

实在不认同这奴才逻辑

而这片中的英雄也不算是真英雄,影片中侠士们之所以被宣扬成

悲剧英雄,无非在於他们甘愿为天下人免於战乱之苦而放弃个人的恩

怨和家国之恨.所谓通过对个人一己之私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大公的道

德灌输,从而把对个体精神和利益的剥夺上升为一种天然的正义.在

这样的「正义」下,当然就是谁自觉地舍生取义,以「小我」献身於

「大我」,谁就是英雄.然而这里的问题偏偏在於,「天下」是天下

人的「天下」,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血肉生命所组成的「天下」.如

果为了「天下」而可以是都应当为之牺牲自己的理由,那麼这样

的「天下」又将如何具体落实到天下人的身上 这不正是一种自相矛

真正的英雄应像岳飞,文天祥一样.还有岳飞的"满江红",岳母刺

字,岳飞大败金兵,秦桧夫妇永跪岳飞墓前供人啐吐;文天祥的词"正

气歌"和"过零丁洋"都是世代流传的.

张艺谋对影像的调度太单一了.每一个武戏的高潮都是高速摄影和

特技做成的效果,像一部部广告片堆砌的风光长片.

我觉得统一并不是英雄的充分理由,因为真正的英雄无疑应当是正

义和美德的使者.当英雄的人他应悲天悯人,以仁爱为怀,不是去夺

取天下人的权利集於一身而是真心实意地解放天下,造福人民.照这

个标准秦王至多只能算个奸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个犯.犯

不管他曾有多大的历史成就,在法律面前都不会因此就不再是

犯,而反成了历史英雄.这太不公平了,也对死在秦王手下的人侮

辱.

在片尾出现了荒唐得让人合不拢嘴巴的一幕:历尽千难万险才走

到距离秦王仅有十步之遥的位置的大剑客无名,在刺杀行动成功在实

时,居然被这位「胸怀天下」,而又不眨眼的暴君倡导永久「和

平」的济世豪情所感动,受到启发后幡然悔悟,主动放弃了行刺计

划,结果转身离去,落了个万箭穿心尚面带欣慰之色的「圆满」结

局.这结局也太不合理了,以无名的武功应可以全身而退的.这裏也

说了一些主题.张艺谋在《英雄》中生硬表态支持秦始皇,糟踏掉一

个本来可以拍成一部宏大诗史的难得题材.

张艺谋以往的作品,突出女性形象,淡化处理男性。

《红高粱》中彰显奶奶的豁辣大胆,新婚期间与男人的野合快乐之至,毫无羞耻、后怕和中国累世纪礼教的浸染。一切都是应当的阳光的,“妹妹你大胆地向前走”,我认为的我做的就是理。

《菊豆》中,丈夫无性,菊豆退而求其次,或者说由于行动圈子的狭窄,只能就近取性,就和丈夫的侄子兼工人弄到一起了。既然是弄,依然弄得凶猛凛冽,带着一股与丈夫与世界斗到底的绝劲。这里面,菊豆是不赞成自己的行为的,但是现实的又由不得她不出逃不叫嚣。菊豆的做有种惨烈的赴死的样子。

《秋菊打官司》中,完全忽视了谁是秋菊的丈夫,其丈夫仅仅做为秋菊的背景出现了,只为给秋菊上县城上省城准备上一条充足的理由。你只能看到秋菊执意要做某件事,立意要让别人认识错误,看到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说到底秋菊是因为丈夫被踢了裆,面对从此再无性生活后的焦躁和烦乱,而产生的瞬间激烈反抗。前进的航程从此无了桅杆,船只能原地打转,怎么也得挣扎一下,愤怒一次!秋菊打官司时,心理是不痛的。官司打完了,不管是什么结果,日子还得那么糟糕地继续下去,那时候心理才会没完没了的痛。打官司不过是忽略未来漫长的痛的一种过渡剂。

《大高高挂》,自始至终老爷就没有露脸。展现了女性群体在男人霸权的控制下,完全失了平衡没了从容,变成了一笼美丽的阴险的斗鸡。碗里有限的那么几粒米,你也抢来我也藏,怎么着也是个饿,怎么着也是个馋,还是个嫉恨和怨毒。这种时候,女人已经忘了个人特色的培护,忘了最需要的是爱,是男人投来的目光,变得只是跟其他女人相比,一定要多的那一点钮了扣了毛了皮了。女人之间无形的撕打,彻底粉碎了她们各自的美。象阿富汗的风筝赛,就是割断别人的风筝线,在天上美丽风光那么一回,一点不耽误线后的老爷再娶下一房。

《我的父亲母亲》里,只是母亲的狂热的单恋,父亲和“我”这两个男性几乎没有戏,只是为了产生母亲单恋的根源和结果而衍生出来的角色。并不清楚父亲是否爱母亲,父亲的向往和追求到底是怎样的?毫无涉及。父亲只是一个被感动的受体。张艺谋当初让孙红雷演“我”时,明确告知:如果你让观众对你有了印象,你的表演就是失败的。父亲和“我”只是母亲红棉袄上缝合的线,没线不行,但看红棉袄怎么也注意不了线。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皇后的生命是拘促和慌张的,皇后爱丈夫爱不上,丈夫象条泥鳅,怎么也抓不住;皇后爱继子爱不得,继子有的是女人可供玩,你发现了这个阻止了那个,继子与你也没有继续。皇后这条案板上的鱼,扑愣来扑腾去,临死还拉上了儿子做了垫背。实在是毫无经济头脑的衰女人。明知却还是得漫长地喝着毒药,明知自己智昏乱着方寸,却还要系上菊花巾拉起菊花阵,菊花台上菊花祭。通篇展露一个气急败坏、破罐破摔的傻女人。皇后就象她在菊花台上,打翻随手抛出的药碗,只不过是一道美丽的弧,终究是要碎裂的。

很期待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山楂树之恋》完全颠覆了张艺谋以往男人悲悯女人的视角,完全改变了女人跳钻钻充斥画面的疯狂和痉挛,扭曲和狼狈。《山楂树之恋》简笔带过了静秋的模样、气质,也没有男人眼中的静秋如何如何,静秋的出现是为了让老三产生爱和表达爱。静秋如果能够象《大高高挂》中的老爷,象《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父亲,象《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丈夫的戏份就好了,模糊之,弱化之,只为了彰显“老三”而存在,只为了蓬勃一个赤诚男人对女人细腻而坚韧的爱——那就绝了。

老三说:“男人不兴为自己哭,还不兴为别人哭吗?”《山楂树之恋》直呛呛地展现了一个唯爱至上的男人,一个全力打造爱的穹顶、追寻在爱的山路上、沐浴在爱的光环下、泣血在爱的挂虑中的男人,一个哭得那么清朗那么纯真那么大气的男人。从古至今,中国人看多了望夫石、哭长城,看多了忠心耿耿、努力奔跑、全心奉献的“母亲”形象,男人似乎越是不把感情当回事、不把妻子放在心上,越是男人,越是中国人倡导的模范。现实中那些有爱的男人,从来不敢大大方方地表露,越是在人前越是摆架子,越是冲妇人呼来喝去。否则旁人笑他,他自己也直不起腰来。如此,中国男人女人之间的关系恶性循环了,起码外在感观上背道而驰了。所以静秋老是要到成医生家踩缝纫机,为的是感受成医生毫不做作,自然流露的对妻子对孩子的爱的行动。八九十年代前,看到一对牵手而行的男女,绝对是一幅议论纷纷的图画,绝对是一坛震撼、绕舌到今天的陈酿。

老三的心态非常之好,他遥视得到未来,剖析得到现实的荒诞,把对个人和国家的信心给予女子;他倾听得到来自心底的声音,自己本身就是一本好书,又读得懂静秋的束敛,把尊重和理解给予女子。从无怨尤、细水长流、不慌不忙展开爱的历程,你知道的你看到的,他在为你;你不知道你看不到的,他还在为你。他身上没有通常男人虚伪的自尊,想到就自然去做,没有挂不下面子,忍什么辱。他身上也没有装饰的虚荣,很少解述追寻路上的艰难,也许跋涉百里也难谋一面;静秋只看得到自己生活的困厄,并不知道老三的点儿怎么打得开,老三的各种阻扰怎么一一排解。她在为她的家人生计苦,老三也在为她的生计累,她还没来得及全部的懂和珍惜,老三走了。为了爱,老三愿意去做信仰和信用的叛徒,在不侵害他人不违背道德的前提下,倾力去爱去护,甚至满怀向往静秋和别人生的孩子,只要源自静秋。

熊音和艾米写作《山楂树之恋》,主旨不是为了表白静秋有多么漂亮、、聪慧和坚强,主要是告诉我们有这样一个男人,在那样一个封闭无知、颠倒黑白、自危、生计无着、生命无常的时代,他能够这样去爱,他是这样令人崇敬、爱和忆念。

老三走了以后,静秋17—31岁,感情是空白的,无法再融进其他男人。张艺谋1995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之后与巩俐分手,至今也是14年多的时间。张艺谋汹涌的爱情在那一个年轮夭折,从此再无心眷顾,将精力完全投入到创作当中。张艺谋以往注重表达女人如何爱,任性的,苟且的,泼辣的,阴鸷的,涂毒的,诅咒的,纠结的,拿生命掷的,多是女人对无能或无良男人无奈的爱和恨,单线的发作。我们不知道男人值得不值得去爱,哪些方面可爱,看不到男人爱不爱她,回应在哪里,前路在哪里。

这一把,男子真真切切、大大方方地来爱了。男子为女子拉起手风琴,为女子唱起《山楂树》,为女子作诗作画,为女子完成教材作业,为女子送山楂花送胶鞋,为女子夜困凉亭,为女子看望父亲,为女子点开事业门……垂危也不回家,要守在近处,为了别人可以代看一眼,回述爱人当天的音容笑貌。为女子老三愿意象个奴仆一样,翻山越岭,日夜追随她的足迹和身影,不管有没有见面的可能,有没有对话的机会,有没有爱的理解和回应。老三拿自己的脚板放进石灰碎石里踩烂,拿自己的手划刀,只求静秋爱惜静秋自个儿一点,替老三爱自个儿一点。

这种全方位的维护泣天地,如果生命轮回,张艺谋也愿意这样爱一回,他也愿意爱得这样扎实这样凶猛这样沉厚,这样拿生命来给予。来自男人方向、动了心田、彻彻底底、不怕埋没、自然表达的爱,似乎填补了中国爱情历史的苍白,填补了张艺谋**的空缺,填补了张艺谋生命的空窗。

或者说不是没有,不是空白,而是羞于表达,羞于水银泄地地展现。那么,就让张艺谋不再压抑着,凶猛地表达出来吧。不要再讲我奶奶、我母亲的故事了,讲一讲“老三”的故事,男人的故事,我张艺谋的故事吧。